[发明专利]一种径向超导匀场线圈的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5917.0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5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兰凯;倪志鹏;刘浩扬;程军胜;王秋良;宋守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F6/06 | 分类号: | H01F6/06;H01F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超导 线圈 制作 工艺 | ||
1.一种径向超导匀场线圈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作工艺为直接在绕线圆筒(4)表面绕制完成一组径向超导匀场线圈(1);通过玻纤织物预浸料(9)和UV胶(10)的固化来支撑固定超导线(7);所述的一组径向超导匀场线圈(1)由多个鞍型线圈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超导匀场线圈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1)首先将一组由鞍型线圈(1a、1b、1c、1d)组成的径向超导匀场线圈(1)的几何尺寸展开成平面尺寸;绘制得到平面的鞍型线圈的矩形环(1'a、1'b、1'c、1'd);然后将所述径向超导匀场线圈(1)的线圈轮廓打印到透明的膜基底(3)上,所述膜基底(3)为聚酯薄膜;
(2)将所述膜基底(3)铺覆固定在绕线圆筒(4)的外表面,获得由柱面矩形环组成的径向超导匀场线圈的线圈轮廓,所述膜基底(3)的纵向接缝(5)用聚酰亚胺胶带粘接固定;
(3)在所述膜基底(3)上粘贴环氧薄片(6);裁切出与所述线圈轮廓的尺寸相同的玻纤织物预浸料(9);将所述玻纤织物预浸料(9)铺覆在膜基底(3)上,其位置对应于所述线圈轮廓;
(4)根据进线路径(1'i),沿着第一矩形环(1'a)缠绕超导线(7),其中第一匝的超导线紧贴着环氧薄片(6),其后缠绕的超导线与前一匝超导线紧密贴合;缠绕每一匝导线时在超导线(7)间涂UV胶(10),同时用紫外灯(11)照射,在紫外光(12)的照射下所述UV胶(10)发生部分固化;完成所有匝数的缠绕后,制作得到第一鞍型线圈(1a);
(5)根据走线路径(1'e1、1'e2、1'e3)和出线路径(1'e),按照所述步骤(4)的方法依次制作,得到其余鞍型线圈(1b、1c、1d);
(6)将上述步骤(1)至(5)制得的径向超导匀场线圈(1)连同绕线圆筒(4)和膜基底(3)一起放置到烘箱中加热;待UV胶(10)和玻纤织物预浸料(9)中的树脂完全固化后,将粘贴纵向接缝(5)的胶带撕去,移除绕线圆筒(4),便得到一组包含膜基底(3)的径向超导匀场线圈(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径向超导匀场线圈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薄片(6)的厚度大于或等于超导线(7)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径向超导匀场线圈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导线(7)的截面为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59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