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85482.X | 申请日: | 2013-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3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汲胜昌;梁笑尘;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1/06 | 分类号: | G01R31/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变压器 绕组 变形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变压器的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在不断壮大,各种电力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传统的电力变压器作为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故障率较高,如果一台大型电力变压器在运行中出现故障,将导致一个地区大面积、长时间停电,造成经济的重大损失,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近年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变压器绕组是其发生故障较多的部件,全国110kV及以上等级电力变压器因外部短路故障造成损坏的事故达到事故总数的50%,从解体检查情况看,绝大部分是由绕组变形引起的。因此为了及时发现变压器的事故隐患、避免突发事故、提高变压器运行可靠性,开展变压器绕组诊断方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诊断变压器绕组变形可分为电量及非电量两大类手段。对于某些变压器绕组故障(变形、移位、拉伸和绝缘距离改变等情况),其绝缘油的成份没有明显改变,采用常规的色谱检测方法来分析变压器绕组是否变形是非常困难的;而采用吊芯的方式虽然很直观,但是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对于内侧绕组发生变形的情况也不直观。因此,我们基于变压器绕组变形会导致其等效二端口网络电感、电容等效参数发生变化这一物理规律,引出了频率响应法(FRA)、短路阻抗法(SCR) 和低压脉冲法(LVI)等电测量手段,这些方法已成为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的主流方法。
综合来看,目前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测量方法中,短路电抗法判据明确,但抗干扰性差且无法诊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而频率响应法测量灵敏,抗干扰性能较好,但判据不明确,诊断需要较多实际经验。为及时发现变压器的故障隐患、避免突发事故、提高变压器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开展频率响应法结合短路电抗法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种简单的结合仍采取各自的仪器设备,测试过程繁琐,且未很好的将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合起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及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系统包括控制器、HS3多功能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第一采样电阻、第二采样电阻及试验变压器;
所述HS3多功能信号发生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及试验变压器中绕组的末端相连接,HS3多功能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试验变压器中绕组的始端相连接;
所述HS3多功能信号发生器的输入端与试验变压器中绕组的末端通过第一采样电阻相连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试验变压器中绕组的始 端通过第二采样电阻6相连接。
所述控制器、HS3多功能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第一采样电阻、第二采样电阻及试验变压器之间的连接过程中均通过50Ω的同轴电缆相连接;
所述第一采样电阻及第二采样电阻的电阻值均为50Ω。
所述功率放大器为HSA4012。
相应的,本发明所述的检测变压器变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通过控制器向HS3多功能信号发生器发出检测指令,HS3多功能信号发生器接收所述检测指令,并根据检测指令产生正弦扫频信号,正弦扫频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第二采样电阻后输入到试验变压器中绕组的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54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