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及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85263.1 | 申请日: | 2013-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9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文德敏;申有长;于晓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卫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吴甘棠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结核 分枝杆菌 方法 量子 标记 免疫 层析 试纸 及其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免疫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使用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以免疫学的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全身各脏器均可发生,但以肺结核最多见。传统的结核病确诊主要是依赖结核菌的鉴别和培养,但由于结核菌的遗传特性决定的生长周期长,致使常规细菌学检查方法存在着灵敏度低、操作复杂,需时间较长和影响因素较多,不易标准化等原因,使细菌学诊断发展缓慢,无法充分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检测结核菌抗体自1989年引入结核病的诊断以来。立即成为结核病细菌学诊断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焦点。检测结核抗体从方法学上分,可以分为ELISA法、免疫色谱法、免疫胶体金渗滤法以及近年兴起的蛋白芯片法。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多而复杂,在宿主体内表达的数量种类随患者的个体免疫背景和病程而表现出不同的抗体谱。因此选用多种抗原同时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由于正常人群中感染结核a分枝杆菌十分普遍,健康人体内也会携带低水平的结核抗体,所以对试剂要求较高,但是灵敏度太高,能检出任何水平抗体,就会增加假阳性率;反之灵敏度过低,某些较低水平抗体的结核病患者就有可能被漏诊。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是胶体金法,此法虽然检测快速简便,容易操作,但是准确率较低,灵敏度也较低。因此寻求一种价格便宜、操作简便、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较高的检测方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价格便宜、操作简便、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较高的检测试纸以及用该试纸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
一种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设有塑料板、硝酸纤维素膜、玻璃纤维素膜A、量子点标记结核分枝杆菌IgG单克隆抗体的玻璃纤维素膜B、吸水纸;
其中,所述塑料板上依次粘贴有玻璃纤维素膜A、量子点标记结核分枝杆菌IgG单克隆抗体的玻璃纤维素膜B、硝酸纤维素膜、吸水纸;
其中,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一端有结核分枝杆菌多克隆抗体和兔抗鼠二抗,以此形成检测带T和质控带C;
其中,所述量子点标记的结核分枝杆菌IgG单克隆抗体位于玻璃纤维素膜B的一端,与检测带T和质控带C相对应,并且量子点标记的结核分枝杆菌IgG单克隆抗体位于进样点一端。
优选的,所述量子点为CdTe/ZnSe核壳量子点。
优选的,所述塑料板为粘性PVC底板。
优选的,所述结核分枝杆菌多克隆抗体的浓度为0.5g/L。
优选的,所述兔抗鼠二抗的浓度为1.0g/L。
优选的,所述检测带T和质控带C间距不少于5mm。
如上所述的试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量子点与结核分枝杆菌IgG单克隆抗体的偶联:
取0.01M的PBS缓冲液100~200uL与5~20uL表面连有羧基的量子点;
选取偶联试剂,偶联试剂选自羟基硫代琥珀酸亚胺、1-(3-二甲基氨丙基)-3乙基碳二胺盐酸盐;
加入结核分枝杆菌IgG单克隆抗体150~200uL;
摇床反应1~4小时;
层析柱过滤,离心纯化;
用1%~5%的牛血清白蛋白封闭;
4℃保存;
(2)试纸的制备:
用0.05~0.15M的PBS缓冲液稀释结核分枝杆菌多克隆抗体及兔抗鼠二抗,将0.5g/L结核分枝杆菌多克隆抗体和1.0g/L兔抗鼠二抗喷在硝酸纤维素膜一端,形成检测带T和质控带C,T带和C带间隔5mm,室温晾干,将硝酸纤维素膜放入PBS缓冲液中,37℃封闭待用,或者干燥后4℃保存;
将量子点标记结核分枝杆菌IgG单克隆抗体均匀喷覆于玻璃纤维膜B一端,与形成的T带和C带相对应,室温干燥,4℃保存;
在塑料板上依次粘帖玻璃纤维素膜A、量子点标记结核分枝杆菌IgG单克隆抗体的玻璃纤维素膜B、硝酸纤维素膜、吸水纸;
用试纸切刀切割成试纸,干燥后密封保存。
用所述的试纸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包括如下步骤:将样品点样在组装好的试纸上接近结核分枝杆菌IgG单克隆抗体的一端,反应5min后,在紫外分析仪中观察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卫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卫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5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