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稻米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5152.0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5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梅李镇香园稻米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稻米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稻米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绿色稻米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人们对饮食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大米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少用农药或不用农药也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但是稻米种植过程中,因季节、品种、种植方法等因素会出现各种病虫害,降低稻米的产量。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是喷打各种杀虫的农药,严重时甚至加大农药的剂量和喷打频率,这无疑也使稻米中含有各种农药,从而间接地给食用者带来健康隐患。目前国内流行采用杀虫灯诱杀、稻田养鸭、稻田养鱼和应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为主要内容的措施。但诱杀目标害虫的效果并不明显;稻田养鸭、养鱼对一些病虫的防治虽有一定效果,但难以上规模推广;在害虫大发生的情况下,采用药效较差的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是不现实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绿色稻米的生产方法,通过采取“避”的措施,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增加了天敌的种群数量,减少了害虫,特别是中、后期稻飞虱的发生,从而根本上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形成良性循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绿色稻米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步骤包括:a)选地,b)选种,c)栽培,d)管理;所述插秧方法为机器插秧和人工补秧;所述生产方法完全不使用农药,通过物理方法消除害虫。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中,选地为排灌方便的三年两季稻区。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选种为抗病性强、抗倒伏、生育期短的品种。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中,栽培包括播种和移栽;其中,所述播种时间为6月上半旬;所述移栽期为秧龄45天,秧苗用插秧机以1.5万丛/667m2的密度插秧。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d)中,管理包括除草、施肥和水浆管理。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除草管理为:移栽前2 d大田每亩喷1次100mL丙草胺,移栽后30 d每亩再喷洒1次新马歇特100毫升和30g 10% 苄嘧磺隆的混合液。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施肥管理为:施有机肥,猪、牛粪等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所述有机肥、腐熟有机肥和磷氮肥的施用比例为70: 15: 1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分管理方法为浅水插秧,薄水护苗,分蘖期每次灌水后由其自然落干至土表出现细裂纹,抽穗期灌浅水,齐穗后水浆管理同分蘖期。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浅水为水深3~5cm,所述薄水为水深1~3c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物理方法为幼虫灯杀虫、引入害虫天敌、稻田套养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绿色稻米的生产方法,推迟了播种期和移栽期,避免了大量的病虫害;通过物理防治,减少了害虫,特别是中、后期稻飞虱的发生,完全不使用农药,形成良性循环,是绿色稻米生产的必由之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绿色稻米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步骤包括:,,,;所述插秧方法为机器插秧和人工补秧;
a)选地,选地为排灌方便的三年两季稻区。
b)选种,选种为抗病性强、抗倒伏、生育期短的品种。
c)栽培,栽培包括播种和移栽;其中,所述播种时间为6月上半旬;所述移栽期为秧龄45天,秧苗用插秧机以1.5万丛/667m2的密度插秧,插秧不合理处采用人工补秧。
d)管理,管理包括除草、施肥和水浆管理。所述除草管理为:移栽前2 d大田每亩喷1次100mL丙草胺,移栽后30 d每亩再喷洒1次新马歇特100毫升和30g 10% 苄嘧磺隆的混合液。所述施肥管理为:施有机肥,猪、牛粪等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所述有机肥、腐熟有机肥和磷氮肥的施用比例为70: 15: 15;所述水分管理方法为浅水插秧,薄水护苗,分蘖期每次灌水后由其自然落干至土表出现细裂纹,抽穗期灌浅水,齐穗后水浆管理同分蘖期。所述浅水为水深3~5cm,所述薄水为水深1~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梅李镇香园稻米专业合作社,未经常熟市梅李镇香园稻米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5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