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屏蔽罩的变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5071.0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5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斯菲科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36;H01F2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屏蔽罩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产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电子产品中变压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对变压器的电感外泄和抗干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能提供良好性能并有效屏蔽干扰的变压器,以符合发展的需要。
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带屏蔽罩的变压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对变压器的电感外泄和抗干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能提供良好性能并有效屏蔽干扰的变压器,以符合发展的需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屏蔽罩的变压器,包含线圈组件、左铁心组件、右铁心组件和屏蔽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组件为横置的圆筒状,其中间具有通孔,所述线圈组件的右端设有第一侧板,左端设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有线圈区,所述线圈区的中部设有中隔离凸起,所述线圈区和第一侧板的连接处设有右隔离凸起,所述线圈区和第二侧板的连接处设有左隔离凸起,由此,在所述中隔离凸起和右隔离凸起之间为第一线圈区,所述中隔离凸起和左隔离凸起之间为第二线圈区,所述第一线圈区上缠绕有一初级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区上缠绕有一次级线圈;
所述屏蔽罩盖合于所述线圈组件,其包含盖合体,所述盖合体内设有由一隔板隔开的与所述次级线圈对应的第一腔室和与所述次级线圈对应的第二腔室,所述隔板卡合于所述中隔离凸起,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腔室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
所述左铁心组件位于所述线圈组件的左侧;所述右铁心组件位于所述线圈组件的右侧。
其中:所述左铁心组件包含一左底板,所述左底板的中部设有一圆柱形的左铁心体,所述左底板的两侧分别延伸出左包容部;所述右铁心组件包含一右底板,所述右底板的中部设有一圆柱形的右铁心体,所述右底板的两侧分别延伸出右包容部。
其中:所述左铁心体和右铁心体相互对置并插入所述线圈组件的通孔内,所述左包容部和右包容部位于所述屏蔽罩周围。
其中:所述线圈组件的第一侧板下端一体设有一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线圈组件的第二侧板下端一体设有一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端子。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的带屏蔽罩的变压器结构简单,维护便捷,能提供稳定的变压功能和屏蔽保护功能,实用性更好。
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带屏蔽罩的变压器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带屏蔽罩的变压器。
所述带屏蔽罩的变压器包含线圈组件21、左铁心组件31、右铁心组件32和屏蔽罩33。
所述线圈组件21为横置的圆筒状,其中间具有通孔,所述线圈组件21的右端设有第一侧板211,左端设有第二侧板212,所述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之间设有线圈区213,所述线圈区213的中部设有中隔离凸起24,所述线圈区213和第一侧板211的连接处设有右隔离凸起25,所述线圈区213和第二侧板212的连接处设有左隔离凸起26,由此,在所述中隔离凸起24和右隔离凸起25之间为第一线圈区2131,所述中隔离凸起24和左隔离凸起26之间为第二线圈区2132,所述第一线圈区2131上缠绕有一初级线圈22,所述第二线圈区2132上缠绕有一次级线圈23。
其中,所述中隔离凸起24由酚醛树脂制成,其宽度d优选为5mm,所述右隔离凸起25和左隔离凸起26由橡胶制成,其宽度优选为2mm;通过三个隔离凸起的设置,可有效保持符合要求的电气爬电距离,并保护线圈之间的耦合率。
所述屏蔽罩33盖合于所述线圈组件21,其包含盖合体333,所述盖合体333内设有由一隔板3333隔开的与所述次级线圈22对应的第一腔室3331和与所述次级线圈23对应的第二腔室3332,所述隔板3333卡合于所述中隔离凸起24,所述第一腔室3331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3334,所述第二腔室3332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3335。
由此,所述屏蔽罩33有效地提供了电磁和电流干扰的屏蔽,避免了元件之间的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斯菲科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斯菲科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5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