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设备的状态指示方法及状态指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4628.9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6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潇;王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G06F11/32;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周晓娜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密云县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状态 指示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状态指示方法及状态指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如电视机、计算机、照相机、无线路由器等)中,通常需要设置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作为标识该电子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运行模式及故障状态的状态指示灯。随着各厂商在电子设备领域展开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尽量少地增加设备成本的前提下清晰地标识电子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运行模式,并且在电子设备出现故障时快速地确定故障类型已经成为电子设备厂商及用户所关注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电子设备中实现当前工作状态、运行模式及故障状态的状态指示:
(一)使用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进行状态指示。
使用LCD进行状态指示的缺点是成本高,电子设备的尺寸较大,且控制复杂度高。
(二)使用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一个或多个LED数码管进行状态指示。
LED数码管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组成“8”字型的电子器件,可用于显示数字等符号。由于一个LED数码管只能显示一个符号,显示多个符号需要设置多个LED数码管。因此,采用LED数码管进行状态指示同样存在成本高、电子设备的尺寸较大且控制复杂度高的问题。
(三)使用多个独立的LED指示灯进行状态指示。
使用多个独立的LED指示灯进行状态指示时,通常需要分别使用不同的LED指示灯进行不同类型的状态指示,例如,使用一个或多个LED指示灯标识电子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使用一个或多个LED指示灯标识电子设备当前的运行模式,使用一个或多个LED指示灯标识电子设备当前的故障状态。此外,也可以使用多个LED指示灯的不同状态(颜色,亮度等)组合来标识不同类型的状态。
显然,使用多个独立的LED指示灯进行状态指示同样存在成本高、电子设备的尺寸较大且控制复杂度高的问题。此外,如果使用多个LED指示灯的不同状态(颜色,亮度等)组合来标识不同类型的状态,还存在普通用户难以辨识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在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状态指示方法以及相应的状态指示装置普遍存在成本较高,占用电子设备的面积较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成本较低、占用电子设备的面积较小的状态指示方法及状态指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状态指示方法,该方法包括:
电子设备的状态指示控制器根据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值所包含的符号Fn向电子设备的状态指示灯发送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状态指示灯执行如下符号指示操作X(Fn)次,以完成对符号Fn的指示:
点亮T1毫秒后熄灭T2毫秒;
其中,Fn为符号集F={F1,…,FN}中的元素,N为符号集中所包含的元素个数,N为大于1的整数;
X(F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当i≠j时满足:Fi≠Fj,X(Fi)≠X(Fj);
1≤n≤N,1≤i≤N,1≤j≤N。
此外,所述状态值依次包含多个符号:F(1),……,F(M);
状态指示控制器在驱动所述状态指示灯完成对符号F(k)的符号指示操作之后、驱动所述状态指示灯执行与符号F(k)相邻的后续符号F(k+1)的符号指示操作之前,还驱动状态指示灯执行如下间隔指示操作:
熄灭T3毫秒;
其中,M为所述状态值中包含的符号的个数,M>1;
k为符号在所述状态值中的位置序号,1≤k<M;
F(k)∈符号集F;F(k+1)∈符号集F;
T3>T2。
此外,状态指示控制器在驱动所述状态指示灯对所述状态值中的第一个符号F(1)执行符号指示操作之前,还驱动状态指示灯执行如下起始指示操作:
点亮T4毫秒后熄灭T5毫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4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