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糟烧白酒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82260.2 | 申请日: | 2013-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7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 发明(设计)人: | 陶新功;朱瑞康;朱斌;陆进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善黄酒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G3/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 地址: | 3141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糟烧白酒的生产工艺,属于糟烧白酒酿造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糟烧酒是浙江的名特白酒,香气优雅可爱,深受消费者好评。糟烧酒的传统生产方法是采用黄酒糟板生产的,生产周期长、产量低.该文是采用黄酒糟为主要原料,同时改用玉米芯板拌黄酒糟,封糟用糖化酶和白酒干酵母.采用该技术生产的糟烧酒质量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出酒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糟烧白酒、糟香酒需求量大大增加,仅用传统的黄酒糟板生产糟烧,大多用大糠为拌料堆积发酵,并在蒸馏 时再加入大糠,因此造成成品白酒出酒率低,口感欠佳。因此,制约了糟烧白酒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糟烧白酒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糟烧白酒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黄酒糟轧碎。将黄酒糟用轧碎机轧碎,达到糟粒大小均匀,每粒在4克以下。
2)拌料。在糟粒中加入质量为1%-2%的玉米芯为拌料,经拌后,糟料经疏松无疙瘩。
3)堆积发酵。贮存池加满糟后,用完好的塑料薄膜盖于整个贮存池的糟面上,四周踏实,并用大糠将四周密封,保证酒糟不透气。密封发酵时间一般第一季度为15-20天,第二季度为10-15天,第三季度为7-10天,第四季度为15-20天,至酒糟产生浓郁的糟香为止。
4)蒸馏操作。将贮存后的酒糟自贮存池内取出,拌入6-8%(是相对于酒糟重量)的玉米芯,优选7%的玉米芯,于轧碎机内一并轧碎;轧碎要求:达到糟粒大小均匀,不黏结,疏松无疙瘩。上甑时在单式蒸馏器底部铺上一层大糠,然后上甑。上甑时应做到:撒料要轻、料层要疏松、厚薄要均匀、平整。上甑一两层即可开小量蒸汽,同时进料。做到不跑汽,不压汽,见潮就撒,汽量逐步加大。待蒸馏器内 料满后,在料面水汽均匀冒出,即可加盖蒸馏,一般最大蒸汽压力不超过0.2MPA。蒸馏出来的白酒暂时储存于储酒桶内,其酒精度随蒸馏时间逐步降低,当桶内酒精度低于到45°时,蒸馏出来的尾酒即为黄水。尾酒含有一定的酒精度,在下次蒸馏时可加在蒸馏器底部再次利用。蒸馏后的残糟一般可当作饲料出售。一般52°糟烧的出酒率能达到15%以上。
5)贮存。将酒灌入坛内,密封即可。得到的糟烧白酒原浆液再经过勾兑、过滤、灌装、包装即可作为成品上市。
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的糟烧白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糟烧白酒品质提高,制备的糟烧白酒无色透明或微黄色、无悬浮物、无沉淀、无杂质;香气纯正,醇和爽口;
2、52°糟烧的出酒率能达到15%以上,比传统工艺出酒率提高3-5%;
3、玉米芯为玉米的一部分,常作为丢弃物,本发明用来参与发酵,增加了资源的再利用,变废为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善黄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善黄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22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