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锡膏印刷机及其印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1725.2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2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毕天富;时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08 | 分类号: | B41F15/08;B41F33/00;B41M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印刷机 及其 印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在网框印刷位置上部取像的自动锡膏印刷机及其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在表面电子组装生产工艺中(SMT),自动锡膏印刷机通常是通过机器视觉对准,实现高精度的钢网印刷或漏版印刷。现有的自动锡膏印刷机中的视觉对准技术都是采用安装在钢网和PCB板之间的CCD相机移动并通过上照取得钢网标志点和通过下照取得PCB板标志点(mark点)图像后,再经过图像处理系统分析比对后将信息反馈给运动控制系统,实现钢网与PCB板的对准,完成锡膏的准确印刷。
然而,上述的锡膏印刷机中的CCD相机需要做X/Y两维高速运动以读取钢网和PCB上特征信息,这样就必须搭配支撑CCD相机沿X轴及Y轴方向移动的运动机构。CCD相机沿X轴及Y轴方向运动时,取像的周期较长,不利于缩短PCB板印刷周期;并且上述支撑CCD相机沿X轴及Y轴方向移动的运动机构占用了机器设计空间,同时增加了印刷机结构复杂性,使得印刷机的生产成本较高。为此,有必要对上述锡膏自动印刷机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锡膏印刷机及其印刷方法,主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的位于钢网与PCB板之间的CCD相机运动取像时间长,不利于缩短PCB板印刷周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锡膏印刷机,包括图像采集机构及印刷工件传输机构;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包括图像采集器、图像处理器及运动控制器,所述图像采集器与图像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印刷工件传输机构包括运输导轨、传输驱动器及传输皮带,所述传输皮带带动印刷工件沿运输导轨方向运动,所述图像处理器与运动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网框移动机构,所述网框移动机构包括网框、网框活动架、网框固定架、直线导轨及移动装置;所述网框活动架通过直线导轨与网框固定架滑动连接,网框活动架与移动装置相连,于网框活动架上设置有网框,所述网框对应设置于印刷工件印刷位置的上部;所述图像采集机构的图像采集器位于网框印刷位置的上部,用于采集网框及印刷工件的图像数据;所述图像处理器对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并通过运动控制器控制移动装置带动网框移动,使图像采集器可分别对网框上的预设标记与印刷工件上的预设标记取像,以及校准印刷工件位置,使印刷工件预设标记与网框预设标记对应。
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电机、皮带及滚轮,所述电机固定于网框固定架的一端,所述滚轮固定于网框固定架的另一端,所述皮带绕于电机转轴与滚轮上;所述网框活动架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皮带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运动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网框上安装有钢网或丝网,所述钢网或丝网与印刷工件之间取像位置时的垂直距离小于20mm。
其中,还包括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设于网框移动至最大距离位置的网框下部。
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器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CCD相机。
其中,所述网框活动架上设置有多个汽缸及汽缸连接板,所述汽缸通过汽缸连接板固定于网框活动架上。
其中,还包括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支撑运输导轨并夹紧印刷工件随工作台上下运动和校准移动。
其中,所述印刷工件为SMT组装工艺中的PCB组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自动锡膏印刷的方法,包括步骤:
S01、根据设定值将印刷工件移动至预设印刷位置;
S02、从既定区域实时获取图像数据;
S03、对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判断其中是否包括印刷工件预设标记,若是保存包括印刷工件预设标记的图像数据;若否则驱动网框移动,直至图像数据中识别获取印刷工件预设标记,保存包括印刷工件预设标记的图像数据;
S04、驱动网框移动至预设印刷位置,保存包括网框预设标记的图像数据;
S05、比较得到保存的图像数据中印刷工件预设标记与网框预设标记的偏差数据,根据偏差数据校准印刷工件位置,使印刷工件预设标记与网框预设标记对应;
S06、执行锡膏印刷;
S07、将印刷工件移动离开预设印刷位置。
其中,所述步骤S07后还包括步骤,
S08、根据所述偏差数据对下一印刷工件移动至预设印刷位置的设定值进行修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日东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17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