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1631.5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4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运波 |
主分类号: | A61K36/855 | 分类号: | A61K36/855;A61K36/704;A61K36/484;A61P31/14;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常见儿童和青少年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临床上以耳下部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特征。中医称本病为“大头瘟”。临床上辩证属肺胃热毒上攻头面所致。证见憎寒壮热,腮部肿痛或伴咽喉疼痛、头痛或但热不寒,口渴引饮,烦躁不安,头面红肿,触之即痛,舌红,苔黄,脉数。治疗原则为透卫清热,解毒消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的组份组成:双花30-40g、大青叶10-15g、僵蚕10-15g、蝉蜕10-15g、当归10-15g、甘草6-10g。
优选用量:双花40g、大青叶15g、僵蚕15g、蝉蜕10g、当归10g、甘草10g。
药理分析:上述方剂中,首选大剂量双花,甘寒不苦,芳香透达,清热解毒,为君药;辅以大青叶助双花清瘟解毒,凉血,为臣药;僵蚕,解毒散结,通络止痛,蝉蜕,疏风清热,二者配伍治疗头面部温热病,称为“天然配偶”,当归活血补血而止痛,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以上药物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之功效。
剂型及用法:本方药剂型为汤剂,水煎服,一日一剂,煎煮两遍。头煎加凉水500ml,浸泡两小时,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20分钟,取汁100ml;二煎加热水600m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40分钟,取汁100ml。两煎所得药汁混合,早晚饭后1小时各服100ml,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寒凉食物。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具有组方简单、价格便宜、疗程短、疗效好、治愈率高等优点,以服药3天一疗程为准统计,有效率100%,治愈率95.5%,好转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的组份组成:双花30-40g、大青叶10-15g、僵蚕10-15g、蝉蜕10-15g、当归10-15g、甘草6-10g。
实施例2: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其中各种原料药物的优选重量份配比为:双花40g、大青叶15g、僵蚕15g、蝉蜕10g、当归10g、甘草10g。
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共治疗病人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5-10岁38例;10-15岁12例,均为第一次发病,多数为一侧腮腺肿大,少数两侧腮腺肿大。
(二)诊断标准:
1、流行季节有明显的腮腺炎接触史。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疼痛,伴有发热、头痛、纳差、乏力、口干、咽痛等症状。
、血常规检查:白血球总数正常或略高。
(三)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腮腺肿胀疼痛消失,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也消失。
好转:腮腺肿胀疼痛减轻,发热、头痛症状消失。
(四)治疗结果:服药3天为一疗程,轻者一疗程痊愈,重者两疗程痊愈。有效率100%,治愈率95.5%,好转4.5%。
(五)典型病例:
病例1:邵××,男,5岁。2012年2月就诊。家长代述:左侧腮腺肿大,伴有发热1天。经服用消炎药及退热药(具体不详)效果不显而来诊。查体:左侧耳垂下方肿胀、触痛,体温39℃,舌红,苔薄黄,脉数。给予本发明汤药服用一疗程诸症消失而痊愈。
病例2:姜××,女,8岁。2012年3月就诊。自述右侧耳下疼痛两天。服用板蓝根冲剂及阿莫西林胶囊,不见好转。查体:体温38.8℃,右侧腮腺肿大,触痛,舌红,苔黄,脉数,诊为腮腺炎,给予本汤药服用一疗程症状减轻,继服1疗程诸症消失而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运波,未经刘运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16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栅线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运动合成演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