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流形学习的带钢表面缺陷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1527.6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4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田贝贝;张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流形 学习 带钢 表面 缺陷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带钢表面缺陷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流形学习的带钢表面缺陷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带钢是钢铁工业的主要产品形式之一,是航空航天、汽车轮船制造等必备原材料。故带钢的质量检测尤为重要,关系到许多制造行业的发展,而表面质量是带钢最为重要质量因素之一,是企业赢得市场的重要条件。因此,带钢表面质量的检测由于其重要的实用价值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钢板表面质量检测经历了人工目测检测、传统无损检测和基于机器视觉检测的三个发展阶段。人工目视检测表面缺陷的方法效率低、容易漏检、劳动强度大和实时性差。传统无损检测方法包括涡流检测、红外检测、漏磁检测和激光检测等,这些方法检到的缺陷类型少,检测实时性不强,检测的表面缺陷分辨率也不高,无法有效评估产品的表面质量状况。目前,基于机器视觉的表面质量检测方法是研究的热点,该方法用摄相机采集钢板表面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提取缺陷图像特征,进行缺陷的自动分类。但在进行分类时,依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如神经网络、小波分析和核局部保持投影、独立分量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类效果不好,应用效果不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效率高和效果好的基于多流形学习的带钢表面缺陷识别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具体步骤是:
(1)对原始采集的带钢表面缺陷图像依次进行灰度化处理、平滑处理、归一化处理和向量化,得到一副带钢表面缺陷图像预处理后的向量数据点Xi,所有带钢表面缺陷图像预处理后的向量数据Xi构成矩阵数据X。
(2)对每一副带钢表面缺陷图像预处理后的向量数据点Xi,从所有带钢表面缺陷图像预处理后的矩阵数据X中寻找与一副带钢表面缺陷图像预处理后的向量数据点Xi距离最小和类别相同的K个向量数据点,组成同类数据点的局部邻域,由同类数据点的局部邻域进行线性表示,计算最小误差的线性表示系数(Wij)intra:
式(1)的解为
式(2)中:Xi和Xj分别表示类别相同的不同副的带钢表面缺陷图像向量化的向量数据点;i和j分别表示自然数,i≠j;
Gij表示局部格莱姆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1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酸洗装置及其胶接方法
- 下一篇:近纳诱捕鲶鱼音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