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珍珠爽身粉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81187.7 | 申请日: | 2013-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0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裴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裴玲 |
| 主分类号: | A61K8/98 | 分类号: | A61K8/98;A61K8/97;A61Q15/00;A61Q19/02;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张清;贺持缓 |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珍珠 爽身粉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爽身粉,具体地说是以珍珠粉和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的爽身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珍珠粉可通过促进人体肌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抑制黑色素的合成,保持皮肤白皙。此外,由于SOD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防止皮肤衰老、起皱。
蚕蛹本身富含胶原蛋白,可以增加皮肤弹性,有紧致皮肤的效果。蚕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能产生具有药理学活性的物质。目前,市面上的爽身粉普遍含有滑石粉及其它化学添加剂,对人体皮肤有一定刺激性。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制备一种对皮肤无刺激性,尤其适合婴儿使用的珍珠爽身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肌肤、吸湿透气的珍珠爽身粉。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珍珠爽身粉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珍珠爽身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珍珠爽身粉基本含有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
海水珍珠粉100~110份、蚕蛹精粉20~30份、金银花5~10份、玉米淀粉50~60份、和硬脂酸锌3~5份。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珍珠爽身粉还含有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
香料0.05份。
一种所述珍珠爽身粉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搅拌:按所述珍珠爽身粉原料配比将各原料投入搅拌机,搅拌20~30分钟混合均匀;
第二步粉碎:用超微粉碎机粉碎产品至100~300目,即制得粉状成品;
第三步烘制:把所述粉状成品放入烘干机,加热至温度50~75℃段,烘制30~40分钟,干燥至含水量10%以下;
第四步包装:将检测合格的产品定量装到玻璃瓶或包装袋中密封;
第五步杀菌:将所述包装产品放入微波杀菌设备,加温到70~85℃段,杀菌5~8分钟,常温干燥储存。
所述珍珠爽身粉含有以下原料,按下述重量组分制配:
海水珍珠粉105份、蚕蛹精粉25份、金银花7份、玉米淀粉55份、硬脂酸锌4份、和香料0.05份。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珍珠爽身粉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步中产品最佳烘制温度和时间分别是60℃和40分钟。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珍珠爽身粉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步中最佳杀菌温度和杀菌时间分别是85℃和5分钟。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产品使用天然成分、粉质细腻、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性。
2)本发明的产品具有显著的抗菌、美白、消炎作用。
3)本发明的产品添加的蚕蛹精粉富含胶原蛋白,可以增加皮肤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珍珠爽身粉,采用以下原料,按下述重量比进行配制:
海水珍珠粉110公斤、蚕蛹精粉30公斤、金银花10公斤、玉米淀粉60公斤、硬脂酸锌5公斤、和香料0.05公斤。
具体制备方法:
第一步搅拌:按所述珍珠爽身粉原料配比,将海水珍珠粉、玉米淀粉、蚕蛹精粉、金银花、硬脂酸锌和香料依次投入搅拌机,打开搅拌机搅拌2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珍珠爽身粉原料。
第二步粉碎:将第一步搅拌后得到的混合均匀的珍珠爽身粉原料放入超微粉碎机中,并将其粉碎至100~300目,以200目为最佳,由此即可制得粉状成品。
第三步烘制:把第二步粉碎得到的粉状成品放入烘干机,加热至65℃,烘制40分钟,将其干燥至含水量10%以下,烘制温度和时间可根据所述粉状成品的湿度和重量进行调节,烘制温度和时间的调节范围分别为50~75℃段和30~40分钟,最佳烘制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和40分钟;
第四步包装:对上述步骤得到的粉状成品进行检测,以颗粒尺寸在100~300目,含水量在10%以下为标准,将检测合格的产品定量装到玻璃瓶或包装袋中密封。
第五步杀菌:将第四步包装中得到的包装产品放入微波杀菌设备进行杀菌处理,加温到80℃,杀菌6分钟,取出后放在常温以及干燥的环境下进行储存。
实施例2
珍珠爽身粉,采用以下原料,按下述重量比进行配制:
海水珍珠粉80公斤、蚕蛹精粉20公斤、金银花5公斤、玉米淀粉50公斤、硬脂酸锌3公斤、和香料0.02公斤。
具体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裴玲,未经王裴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11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