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黄鱼冰温保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1037.6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8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罗红宇;徐梅英;胡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B4/09 | 分类号: | A23B4/09;A23B4/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黄鱼 保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黄鱼冰温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大黄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俗称黄花鱼,也称黄鱼、大鲜、大黄花,为广温广盐性集群洄游鱼类,食性广,是我国四大传统海产经济鱼类之一。在太平洋西部海洋渔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在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六大类名优水产品之一。也是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海水鱼类和我国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大黄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易被吸收,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此外还有很高的保健药用价值。体色金黄、口唇朱红,象征富贵,备受国民青睐,素有“国鱼”之称。
由于大黄鱼的加工特性和人们的消费习惯,90%以上以冰鲜原条鱼的形式流通和销售,在实际生产流通过程中大黄鱼的货架期只有十几天,过短的货架期严重限制了大黄鱼的销售市场。如何有效而经济地延长冰鲜大黄鱼的货架期,从而进一步开拓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黄鱼冰温保鲜方法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大黄鱼冰温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将刚捕捞上岸的新鲜大黄鱼洗净待用;
2)冷杀菌处理:将清洗干净的大黄鱼用臭氧浓度为1-5mg/L的臭氧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5-10min,臭氧水水温控制在4℃以下,然后捞出用4℃以下的洁净清水漂洗5-10min,沥干;
3)流化臭氧冰预冷:采用流化臭氧冰预冷杀菌后的大黄鱼,使鱼体的中心温度降至-2-0℃,其中,流化臭氧冰中臭氧含量为3-5mg/Kg;
4)鱼体注射冰点调节剂:在4℃以下,将冰点调节剂通过注射机注入鱼体内部,渗透时间为20min;
5)装箱保温:将注射过冰点调节剂的鱼体采用一层臭氧冰一层大黄鱼交错叠放的方式装进保温箱,装鱼量占箱容积的80-90%,其中臭氧冰中臭氧的含量为5-8mg/Kg,臭氧冰的粒度为0.3-0.5cm,每层臭氧冰的厚度为1.2-1.5cm。
所述的一种大黄鱼冰温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冰点调节剂由氯化钠、蔗糖、甘氨酸、卵磷脂、活性炭、鱼骨酶解多肽、山梨醇和食用酒精组成,上述组分均按照重量百分比,其中氯化钠的用量是鱼体总重量的1.1%-1.3%,蔗糖的用量是鱼体总重量的1.0%-1.2%,甘氨酸的用量是鱼体总重量的0.6%-0.8%,卵磷脂的用量是鱼体总重量的0.6%-0.8%,活性炭的用量是鱼体总重量的0.2%-0.3%,鱼骨酶解多肽的用量是鱼体总重量的0.8%-0.9%,山梨醇的用量是鱼体总重量的0.5%-1.0%,食用酒精的用量是鱼体总重量的1.3%-1.5%。
所述的一种大黄鱼冰温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钠的用量是鱼体总重量的1.2%,蔗糖的用量是鱼体总重量的1.1%,甘氨酸的用量是鱼体总重量的0.7%,卵磷脂的用量是鱼体总重量的0.7%,活性炭的用量是鱼体总重量的0.25%,鱼骨酶解多肽的用量是鱼体总重量的0.85%,山梨醇的用量是鱼体总重量的0.8%,食用酒精的用量是鱼体总重量的1.4%。
所述的一种大黄鱼冰温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保温箱预先在-2-0℃条件下预冷5min,装有碎臭氧冰的冰袋中每袋碎臭氧冰0.4-0.6Kg,冰块最大粒径不超过0.5cm。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在装箱时,使用臭氧冰来降低鱼体的温度,同时臭氧冰有显著的杀菌作用,能显著地抑制鱼体变质;而且,臭氧冰融化后,臭氧会氧化分解为氧气,既不会残留任何有害物质,也不会破坏大黄鱼原有的营养成分;
2、本发明采用流化臭氧冰预冷大黄鱼,鱼体完全浸入其中,既可以减小对大黄鱼表面的物理损伤,又能够隔绝氧气,从而防止了氧化反应的发生,同时,由于流化冰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臭氧,可以显著提高其抑菌、降低酶的活性、抑制生化反应的能力;
3、本发明在使用臭氧冰、流化冰臭氧冰的基础上,采用冰温贮藏,将三者结合起来,达到了协同效果,不仅有效地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及各种酶活性的变换;又避免了鱼体蛋白质变性、细胞组织损伤、汁液流失等导致的食用品质下降,极大地延长了大黄鱼的保质期;
4、本发明通过注射方法大幅度的加快了冰点调节剂进入鱼体内部的过程,与传统的常压渗透相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易于产业化;
5、本发明从新鲜鱼体捕捞开始,直至装箱,都在4±0.5℃温度下进行操作,符合冷链规范,不易造成微生物的滋生,同时,渗透时间短,利于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1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万能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充电器自动断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