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隔棒回转线夹八柱阻尼柱双面一次装填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0434.1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0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南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2 | 分类号: | H02G7/12;H02G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隔 回转 线夹八柱 阻尼 双面 一次 装填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隔棒回转线夹八柱阻尼柱双面一次装填工装,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快速、方便的将十字轴嵌入线夹支臂并在十字轴与线夹支臂之间一次性嵌入八个阻尼柱的装置。
背景技术
导线舞动易造成输电线路短路、断线、倒塔甚至大面积停电,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我国是舞动多发国家之一,解决导线舞动问题在国际上至今也乃是一个难题。间隔棒是输电线路中使分裂导线的子导线之间或各相导线之间保持一定几何布置的装置。其按工作特性大体可分为两类,即阻尼型间隔棒及非阻尼型间隔棒。
阻尼型间隔棒特点是:一、利用与框架连接的线夹将多分裂导线相互之间隔开避免相互干扰;二、在间隔棒活动关节处利用由阻尼柱与十字轴构成的阻尼结构来消耗导线的振动能量,当线路在高空运行中受到风力的影响线路在空中会出现不断的震动而有了阻尼柱和十字轴的配合就会消除,对导线振动产生阻尼作用。
在使用时,需要在框架的相邻边框交界处通过十字轴连接线夹支臂,并且在线夹支臂与十字轴之间嵌入阻尼柱。目前,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方法是人工嵌入的方法,消耗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方便的将十字轴嵌入线夹支臂并在十字轴与线夹支臂之间嵌入阻尼柱的间隔棒回转线夹八柱阻尼柱双面一次装填工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间隔棒回转线夹八柱阻尼柱双面一次装填工装,其创新点在于:主要包括机架、气缸、气缸安装座、模具及压板;
所述气缸安装座安装在机架的上端,在气缸安装座内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倒装在气缸安装座内,气缸的活塞杆的顶端与压板相连接,所述压板呈矩形状,压板与气缸相连接,在压板的底端设置有压柱,所述压柱一共有四个,压柱与待压的阻尼柱的位置相配,在压板的下端设置有模具;
所述模具一共有三个,分别为上模、中模及下模,在上模上开有四个与压柱相对应的圆形状通孔,在上模的上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柱,所述导柱位于压板的两端,上模的底端通过复位橡胶与中模相连接;
所述中模主要包括底板、活动板及固定板,固定板与底板的上端相固定,活动板与底板及固定板之间活动配合,所述固定板主要包括位于底板两侧的挡板以及后侧的限位板,挡板的尾端分别与限位板相连接,在两挡板的外侧分别为一向中部倾斜的斜面,所述挡板与限位板之间形成了一容活动板插入的空腔,所述活动板主要包括前端矩形部及后端三角部,在活动板的矩形部处开有四个圆形阻尼柱嵌入孔,所述嵌入孔的位置与待压的阻尼柱的位置相配,在底板上开有四个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位置与活动板伸入后的四个镶嵌孔相配,所述底板的下端通过复位弹簧与下模相连接;
所述下模的底端与机架相固定,在下模的上端设置有四个顶出柱,所述顶出柱与中模底板上所开的四个通孔相配。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顶端设置有一定位杆,在上模的底端开有与定位杆相配的定位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中模的限位板上开有与回转线夹相配的定位凹坑,所述定位凹坑呈矩形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首先在上模的圆形状通孔及活动板的嵌入孔内均塞入阻尼柱,然后将带嵌入的十字轴及线夹摆放好放置在中模的活动板上,然后将活动板推入中模的空腔内,最后通压板挤压,通过这样的方法一次挤压即可成型,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间隔棒回转线夹八柱阻尼柱双面一次装填工装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间隔棒回转线夹八柱阻尼柱双面一次装填工装的上模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间隔棒回转线夹八柱阻尼柱双面一次装填工装的工作平台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示意图可知,本发明的间隔棒回转线夹八柱阻尼柱双面一次装填工装主要包括机架13、气缸12、气缸安装座11、模具及压板5。
气缸安装座11安装在机架13的上端,在气缸安装座11内安装有气缸12,气缸12倒装在气缸安装座11内,气缸12的活塞杆1伸入机架13内,并且活塞杆1的顶端与压板5相连接。
压板5呈矩形状,压板5的顶端通过连接座8与气缸12的活塞杆1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在压板5的底端设置有压柱9,压柱9呈圆柱状,压柱9一共有四个,四个压柱9的位置分别与待压的阻尼柱的位置相对应。
模具一共有三个,分别为上模6、中模及下模10,上模6、中模及下模10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压板5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南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南电力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0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箱式卫生间的防水结构制做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扇骨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