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无土水培专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0135.8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8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熊桢;李宏江;李家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林宏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李宏江;熊桢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无土 水培 专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水稻无土水培专用装置,属农业种植装置领域。
技术背景:到目前为止,虽然水稻无土水培方式相比于水田、山地种植水稻方式有着较大的优势,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整个世界,水稻无土水培技术尚未有实质性的突破,究其原因,除了相关科技人员意识不强或立项意图不明外,主要是水稻无土水培技术领域尚未有一种简单、实用,并且普适性强的种植装置,本发明就是为了促进水稻无土水培技术的发展,解决水稻无土水培技术领域没有一种简单、实用,并且普适性强的种植装置问题,实现并保障利用无土水培方式种植的水稻能像在水田中种植的水稻那样正常生长的目的。
发明内容:一种水稻无土水培专用装置,主要利用一个盛水托盘、一个放置在托盘内底部的底格和一个固定在托盘上面的面网,以及一个固定在托盘上方的喷淋器来达到便于播种、便于育苗、稳固禾株防止倒苗以及便于种植管理,实现水稻生态种植、质量绿色可控的目的。
实施方案: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包括盛水的托盘1、固定水稻株苗根基的底格2、面网3以及用于供水、施肥、杀虫、防病的管道喷淋器4等四部分组成;其中盛水的托盘(1)可由塑料模制或由金属板焊制成,也可以用一定宽度的木板做成一个方框,然后在框内再相应套入一个防水袋组成,还可以利用水泥沙浆浇注于相应的模框中待其硬化后再脱开模板形成,托盘(1)的规格一般要求为:长2至6米,宽1至4米,高0.15至0.3米。如在平原地区使用,其长和宽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延长,特别是利用水泥浆浇筑而成的托盘(1),其长和宽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延长;底格(2)由一块或几块形状为凹窝状的格块组成,格块中凹窝的位置按横距6至8厘米、纵距4至6厘米留置,窝口面积为4平方厘米左右,格块厚度为2厘米左右,可以用塑料或金属材料模铸而成的,也可以采用水泥沙浆模注形成;面网(3)由一块或几块硬质网框组成,可以用塑料板、金属板打孔或用塑料细条、金属细条、竹木细条编织形成,规格要求网厚0.5厘米左右、网孔面积4平方厘米左右;管道喷淋器4可用采用现有的固定喷淋器或旋转喷淋器、或者各种形式的喷雾器均可。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组装:将已组装或预制好的盛水托盘(1)平放于平整的地面或楼面上,然后将底格(2)放置于托盘(1)的内底部固定,然后将面网(3)整齐平放在托盘(1)的盘口上固定,最后将管道喷淋器(4)固定在托盘(1)上方1.5米至2米处即可;装置多套同样的系统时,管道喷淋器(4)可以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在一起。这就是水稻无土水培专用装置。
使用方法:使用方法一:整套水稻无土水培专用装置组装完成后,便可以采用人工或专用精准播种机穿过托盘(1)上方的面网(3)的网孔并对准放置于托盘(1)的内底部的底格(2)中的凹窝口播下预制的水稻种子丸,然后打开管道喷淋器(4)用水喷湿底格(2)中的水稻种子丸,并经常观察并保持其湿润状态直至水稻种子发芽、生根、出叶后,再往托盘(1)内放入刚好浸过苗根的清水,待秧苗长出二至三叶后再加高一厘米左右水位的水,并及时施用适量的专用复合肥料。以后的盘间管理要保持适时适量加水、施肥,杀虫防病,待禾苗长高到主杆明显伸出面网(3)的网孔时,面网(3)的网孔即可牢牢地把穿过其网孔的禾苗固定在网孔口径范围内,就算有风吹雨打,也可彻底避免像田间种植水稻那样可能出现的稻苗倒伏的现象,直到收割稻谷为止。利用本装置进行无土水培方式种植水稻涉及的水稻生长工程中的管理技术另设分案介绍。
使用方法二:采用人工或专用精准插秧机穿过托盘(1)上方的面网(3)的网孔并对准放置于托盘(1)的内底部的底格(2)中的凹窝口插下预育好的秧苗,然后放入专用的营养液或放入2厘米深的清水再撒入适量的专用固体复合肥料即可。以后的盘间管理及本装置所起的专用与使用方法一基本相同。
使用方法三:可以先把专为无土水培种植水稻而设计生产的种子网膜带预先摆放于托盘(1)内的底格(2)的表面上,然后再盖上面网(3)固定,然后打开管道喷淋器(4)用水喷湿底格(2)中的水稻种子丸,并经常观察并保持其湿润状态直至水稻种子发芽、生根、出叶后,再往托盘(1)内放入刚好浸过苗根的清水,待秧苗长出二至三叶后再加高一厘米左右水位的水,并及时施用适量的专用复合肥料。以后的盘间管理及本装置所起的专用与使用方法一基本相同。第三种使用方法比第一种使用方法更省时省人工,但总成本要高于第一种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林宏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李宏江;熊桢,未经广西玉林宏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李宏江;熊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0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