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用避雷器实验架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79468.9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9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段建伟;王小保;孙玉宵;孔良;苗德阳;谢向鑫;孙中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栾川县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10001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避雷器 实验 | ||
1.一种变电站用避雷器实验架,其特征是:包括底部支撑机构、横支撑和钩子(5),所述横支撑的两端下部分别设有底部支撑机构,复数个钩子(5)间隔设置在横支撑的一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用避雷器实验架,其特征是:横支撑两端下部分别设置的底部支撑机构为相同结构,其中任一底部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折叠底座,所述支撑杆的下部设置在折叠底座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用避雷器实验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支杆(6)和下支杆(9),所述上支杆(6)的上端设有豁口(16),上支杆(6)的下端设有缩颈的插接端(7),在缩颈的插接端(7)外部面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A(17),所述下支杆(9)的上端设有与插接端(7)插接的插合孔(18),在下支杆(9)的上部外面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B(19),所述上支杆(6)与下支杆(9)插接连接,螺钉A(8)穿过相互对应的通孔A(17)和通孔B(19)由螺帽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用避雷器实验架,其特征是:所述折叠底座包括支撑底座、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支撑底座为两个相同结构,任意一个支撑底座包括支撑盘(12)和凸起块(10),所述支撑盘(12)的外部等角度设置三个“∏”型凸起块(10),在 “∏”型凸起块(10)的两个相对面上设有相互对应的穿孔A(21),所述下支杆(9)的下端固定在任意一个支撑底座中部的内孔A(20)内,另一个支撑底座与下支杆(9)的中部间隙配合,由支撑底座外部面上设置的定位螺栓(29)与下支杆(9)定位,设置在下支杆(9)下端的支撑底座与上支撑杆连接,设置在下支杆(9)中部的支撑底座与下支撑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用避雷器实验架,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撑为三根相同结构,任意一根上支撑包括支撑杆A(14)和连接球头A(13),所述支撑杆A(14)的上端设有连接球头A(13),所述连接球头A(13)铰接连接在“∏”型凸起块(10)的内部,螺钉B(11)穿过穿孔A(21)和连接球头A(13)两侧中部贯通的内孔B(25)后由螺母(22)锁紧,在支撑杆A(14)的中部设有相互对应的穿孔B(24),在两个穿孔B(24)之间设有孔(2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用避雷器实验架,其特征是:所述下支撑为三根相同结构,任意一根下支撑包括支撑杆B(15)和连接球头B(26),所述下支撑的上端设有连接球头B(26),所述连接球头B(26)铰接连接在“∏”型凸起块(10)的内部,螺钉B(11)穿过穿孔A(21)和连接球头B(26)两侧中部贯通的内孔B(28)后由螺母(22)锁紧,支撑杆B(15)的下端设置在支撑杆A(14)中部的孔(23)内,螺钉C(30)穿过穿孔B(24)和穿孔C(27)后由螺帽锁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用避雷器实验架,其特征是:所述横支撑包括横梁(1)、挂钩(3)、挡片(4)和向下延伸(5),在横梁(1)的两端上部设有挡片(4),在挡片(4)的下部设有向下延伸(5),所述挡片(4)和向下延伸(5)形成“7”型结构,在横梁(1)的一侧面上间隔设有至少(3)个挂钩孔(2),在挂钩孔(2)设有挂钩(3),所述横梁(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根上支杆(6)的豁口(16)内,向下延伸(5)设置在上支杆(6)上端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变电站用避雷器实验架,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杆(6)和下支杆(9)为空心不锈钢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栾川县电业局;,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栾川县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94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表箱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对位功能的电板检测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