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服务器、终端、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479325.8 | 申请日: | 2013-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0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 发明(设计)人: | 舒中华;蒋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 终端 数据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服务器、一种终端、一种数据管理系统和一种数据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印刷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数字化印刷流程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化印刷流程系统在人员管理、操作监控、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类软件普遍采用服务器/客户端模式(如图1A所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需要,并能兼顾安全性。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相继出现。如何充分利用各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对生产数据进行高效、便捷的管理,而不是仅仅绑定在PC端,这对传统的数字化印刷流程系统提出了挑战。
相关技术中,针对移动设备对生产数据的管理,采取的主要解决方法是开发特定的移动平台版本客户端(如图1B所示)。开发完成后,在移动终端部署应用,从而达到从移动终端访问、管理数据的目的。
但是,开发移动平台版本客户端程序的周期往往较长,代价较大,而移动终端版本应用的部署也往往会受到终端平台软硬件环境的影响。另外,不同平台的架构及技术实现迥异,导致各种终端应用不能兼容,这就意味着需要为不同平台的终端设备开发出功能完全相同但版本不同的终端应用。而且,随后而来的版本升级、支持等相关工作都必须分别进行。这些不利于数字化印刷流程系统的升级、发布和应用,增加了生产管理控制的难度及成本,降低了生产管理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管理方案,实现了不同平台的终端可以通过服务器定义的访问协议来对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管理,提升了对数据管理的便捷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协议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访问协议的生成指令时,根据所述生成指令生成所述访问协议;协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访问协议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访问协议定义对所述服务器中数据的管理请求;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请求;处理模块,用于解析并响应所述管理请求。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生成的访问协议发送至终端,使得终端可以根据该访问协议定义对服务器中数据的管理请求,并通过该管理请求实现对服务器中数据的管理,从而使得无需针对不同的终端开发相应的服务器数据接口,或针对不同的终端开发相应的客户端程序,实现了不同平台的终端可以通过服务器定义的访问协议来对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管理,提升了对数据管理的便捷性。其中,访问协议可以是服务器定义的一组访问接口,所有需要访问服务器的终端都可以通过这一组统一的接口来对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管理。由于定义了统一的接口,使得无需针对不同的终端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客户端,降低了数据管理的成本,提高了数据管理的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模块对所述管理请求的响应结果发送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对管理请求的响应结果发送至终端,使得终端的使用者能够直观地得知对服务器中数据的处理结果。管理请求可以是对服务器中数据的查询请求、更新请求、删除请求等。优选地,服务器也可以将响应结果以用户需求的展现方式发送至终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加密模块,用于以预设信息对所述访问协议进行加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访问协议进行加密,使得只有对该访问协议解密成功的终端才能根据访问协议定义对服务器中数据的管理请求,确保了服务器中数据的安全性。其中预设信息可以是终端的标识信息,也可以是服务器与终端之间约定的密码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访问协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所述终端对所述服务器的访问方式、所述管理请求的数据类型、所述管理请求的数据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协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访问协议;请求定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访问协议定义对所述服务器中数据的管理请求;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管理请求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管理请求进行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93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