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纳米缓释饲料养殖桂花鱼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8758.1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5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相城区盛胡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C02F3/34;A23K1/18;A23K1/16;A23K1/175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纳米 饲料 养殖 桂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纳米缓释饲料养殖桂花鱼的方法。
背景技术
鳜鱼(Siniperca chuatsi),又名桂花鱼、季花鱼,隶属鲈形目、鲈亚目、鮨科、鳜属。鳜鱼状如松江之鲈,翅上有刺,是我国的一种名贵淡水经济养殖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具有药用功能,经济价值很高,清张志和有“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深受消费者 青睐,市场前景广阔。同时,随着水产养殖业品种更新、结构调整的需要,作为特种水产品养殖中的鳜鱼养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养殖面积不断增加。但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的制约,本地区常温条件下的镢鱼人工繁殖在5月上旬方能开展,影响了当年的生长期,延长了养成上市的养殖周期,当年养殖当年无法养成上市,不利于生产和效益的提高;而从南方引进的苗种,由于长期繁育而不注重种质的提纯复壮,再加上气候条件、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其养殖风险越来越高,已经严重影响了鳜鱼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现有的单一型鱼肥和复合型鱼肥还有一共同的缺点,那就是不能对有害菌、虫进行灭杀,因此,缺乏对鱼病有效防治的作用。通过微生物复合鱼肥可以增加鱼池中有益菌的含量,有效的减少鱼类病害的发生,目前关于专用于利用纳米缓释饲料养殖桂花鱼的方法还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利用纳米缓释饲料养殖桂花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建造: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15cm左右,水深 1.5m以上,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池四周还要挖深为30-40cm的一圈浅沟,以便该鱼的捕捞;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全池消毒,生石灰用量150 kg / km2~200 kg / km2, 漂白粉15kg / km2, 消毒结束,池塘进水,水质透明度太大,可用无机肥或发酵的有机肥肥水,培养水中的基础生物饵料,用量:无机肥3 kg / km2 ~5 kg / km2,有机肥30kg / km2~5 0kg /km2;
2)环境要求:人工养殖应用中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5-29℃,故人工养殖过冬时,需要盖冬棚防寒;人工养殖应用中的最适生长盐度为5-8‰,溶氧一般要求达3.5mg/L以上,高密度养殖时,溶氧5mg/L以上;养殖用水一般直接从海滩或者与海相通具有一定盐度的江河直接引用,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并且不得有污染;
3)选择亲鱼 在冬春季节,从养殖池塘中捕捞体质健壮、体表无伤的亲鱼放入温室的池中养殖,供人工繁殖之用,亲鱼的培育亲鱼放入温室的池中,经体表消毒后进行培育,培育池中定期投喂充足适口的活饵料鱼,保持池水水质清新,每天上午吸污1次,每周进行一次水质监测,根据测定情况和日常观察情况及时调换池水,每次调换量为原池水的1/3~1/2,每天24h开气泵通过气泡头充气增氧,调节和控制水温逐步的提高;
4)放苗、放苗:放苗前10-15d,用60-80目筛绢过滤缓慢进水,水深1.0m时开始培水、增肥,并缓慢进水至2.0m止,规格为2.0-3.0cm/尾的苗种,其养殖密度一般为10,000-12,000尾/亩。放养20-30d后,规格达5.0-6.0cm/尾后,开始过筛分养,使不同规格的苗种分在不同的池塘或同一池塘不同区间进行养殖,以致规格均匀的鱼苗集中在同一池塘或同一区间,养殖后的成鱼能错峰上市,既能规避风险,又能达到最合理的利益化;
5)饲料制备: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比的成份:枯草芽孢杆菌粉剂2-4份、酵素菌1-4份、固体光合细菌0.5-0.9份、噬菌蛭弧菌0.8-1.2份、维生素添加料0.2-0.6份、矿物质添加料10-16份、螯合剂0.2-0.4份、水葫芦60-80份、食用菌菌渣50-80份、酒糟100-110份、鱼骨粉40-60份、米糠70-80份、红糖10-16份、瑞香狼毒1-1.5份、啤酒花0.5-1.0份、南美蟛蜞菊1.0-2.0份、纳米缓释载体20-25份;
所述的纳米缓释载体的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相城区盛胡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苏州市相城区盛胡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8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