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甲酸甲酯铜-介孔锆双功能催化剂的制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8356.1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0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孙予罕;赵海军;林明桂;房克功;郭荷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78 | 分类号: | B01J23/78;B01J23/72;C07C67/36;C07C69/06;C07C31/04;C07C31/08;C07C29/154;C07C27/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甲酸 甲酯铜 介孔锆双 功能 催化剂 制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合成气制甲酸甲酯的铜-介孔锆双功能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甲酸甲酯是碳一化学的基本结构单元,几乎可制得全部碳二化学产品,目前主要用于生产碳酸二甲酯、乙二醇及双光气,还可用作杀虫剂、谷类作物的杀菌剂、熏蒸剂和烟草处理剂等。此外,甲酸甲酯通过水解、氨解、重排以及热分解可以衍生为甲酸、二甲基甲酰胺、醋酸及高纯CO等。因此合成甲酸甲酯成为碳一化学的一条重要发展路线而备受关注,成为一个越来越活跃的研究领域。
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专利US1400195就有了合成甲酸甲酯的相关报道,随后世界各国相继进行相关的技术研发(如专利GB252848、French Patent673051、US4149009、US4052424等)。而在我国,甲酸甲酯的研发比国外迟了半个世纪,而且全部采用落后的直接酯化法生产工艺。1990年9月,西南化工设计研究院采用甲醇脱氢工艺生产甲酸甲酯,首次在国内实现工业化生产。近年来,国内甲酸甲酯的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目前约为5万吨/年,但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因此缺口仍较大,每年都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目前合成甲酸甲酯的工艺路线主要有6种:(1)甲酸酯化法;(2)甲醛二聚法;(3)甲醇与二氧化碳加氢缩合法;(4)甲醇脱氢法;(5)甲醇羰基化法;(6)合成气直接合成法。其中合成气直接合成法是一个高效原子经济型反应,是目前世界公认最先进的甲酸甲酯生产方法,是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反应。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a)以合成气为原料,工艺过程简便,经济效应显著;b)反应的化学计量符合目前工业气头的化学组成(H2/CO比例接近1.0),工业实用前景显著;c)目标产物甲酸甲酯和主要副产物甲醇易分离。美国专利US4613623报道了一种由合成气直接低温(50-150℃)合成甲酸甲酯的均相催化剂。目前由合成气直接合成甲酸甲酯的催化剂主要有三大类:(1)Co、Ru和Ir等金属的络合物均相催化剂,此类催化剂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合成气转化效率较低;同时,除甲醇和甲酸甲酯外,还有其它大量副产物产生。(2)镍系催化剂,此类催化剂CO转化率较高,但甲酸甲酯选择性偏低,导致收率不高;此外,镍在反应条件下会生成剧毒羰基镍,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考虑,不适合工业化生产。(3)铜系催化剂,铜系催化剂是目前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其成本低廉,活性和选择性相对较高,因此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如中国专利CN1039711、CN1050116、CN1074305等)。然而,从目前报道结果来看,催化剂仍存在综合性能差、需添加助催化剂以及助催化剂对CO2和水敏感等缺点,这成为目前该工艺过程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催化体系的缺点,提供一种催化性能好、对水和二氧化碳耐受性好、反应条件温和的合成甲酸甲酯铜-介孔锆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催化剂是由活性组份氧化铜、载体氧化锆和助剂氧化钙或氧化镁组成,以金属计,各组成摩尔比为Zr:Ca或Mg:Cu=1:0.1-1.0:0.25-1.0。
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非离子型模板剂P123(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溶于无水乙醇总体积的40%-60%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硝酸钙或硝酸镁,形成溶液A;
(2)将正丙醇锆溶液和乙酰丙酮加入到剩下的无水乙醇中配成溶液B;
(3)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搅拌0.5-2h,加入去离子水,搅拌1-2h,形成乳白色凝胶,其中去离子水与Zr摩尔比为5-20:1;
(4)所得凝胶在40-80℃下晶化12-48h后,按每0.01mol Zr加入80-120mLNaOH溶液的量,将晶化后的凝胶在0.05-0.5mol/L的NaOH溶液中回流24-48h,过滤、洗涤,60-120℃干燥12-24h后在500-700℃下焙烧4-6h,得到介孔氧化锆粉末;
(5)将介孔氧化锆粉末在室温下与硝酸铜溶液搅拌0.5-24h后,在40-80℃条件下干燥,所得物经300-450℃下焙烧1-6h后,即为铜-介孔锆双功能催化剂;其中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各添加物摩尔比组成为Zr:P123:Ca或Mg:无水乙醇:乙酰丙酮:Cu=1:0.01-0.05:0.1-1.0:40-200:0.1-1.0:0.25-1.0。
本发明催化剂在合成反应中的应用条件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8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压力煲或者电饭煲
- 下一篇:一种榨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