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氧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7359.3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4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于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万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00;C25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氢氧发生器是利用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设备,又称之为布朗发生器,氢氧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工频电(交流电)进行整流转换直流电,在电解槽中对碱性水(H2O)进行电化学分解形成氢离子(H+)和氢氧离子(OH-),其中氢离子移向电极板的阴极面,形成氢气(H2),氢氧离子移向电极板的阳极面,形成氧气(O2)。
现有技术的氢氧发生器机组一般包括:电源装置、电解槽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冷却装置,控制装置、安全防回火装置以及使用该氢氧发生器的附件。普通的氢氧发生器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显著缺点:第一,电解槽上的电极板通过设置的塑料密封圈来防止气液泄漏,但由于密封圈受热后容易变形膨胀而导致出现泄漏问题,从而使得电解槽无法正常使用,以至于氢氧发生器出现使用寿命短和维修更换周期短的缺陷。第二,散热装置一般只有电解槽的热水片和一排风扇进行降温,而由于氢氧发生器的内部器件安装紧密和散热空间少的固有结构,因此现有技术会导致散热效果不良,具体表现在:热保护自动停机;气体带水分,降低火焰温度,影响产品质量;氢氧发生器不能长时间工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氢氧发生器的散热装置,其能够增强降温和散热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氢氧发生器,包括控制装置、电解槽和安全保护装置,所述的电解槽包括串接组成的多个电解槽单元,每个电解槽单元由阴极板、阳极板和夹在中间的多块导电板组成,在所述的阴极板、阳极板和导电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环,所述的密封圈嵌装于所述的固定环内;第一冷却单元,所述的第一冷却单元设置于所述的控制装置和电解槽之间;第二冷却单元,所述的第二冷却单元设置于电解槽和安全保护装置之间。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第一,在密封圈外围加上固定环,固定环采用硬质材料,其作用就是固定密封圈的形状,达到的效果是使得密封圈不至于因为受热变形大而导致使用寿命短,从而延长耐高温密封圈的使用周期,节约了氢氧发生器的维修和更换成本,使得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第二,采用了多冷却体系,在电解槽的两边都安装了冷却单元进行散热,通过风扇进行冷却,风向一致,使电解槽降温更快,另外电解槽出来的气体和液体通过后面的循环水冷却装置进行气液分离的时候,贴近气液分离装置的风扇能再次给气液分离装置进行降温,加大气液分离的效果,并且气液分离装置出来的液相因为降温效果更好,回到电解槽的时候,温度更低,从而也加强了电解槽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氢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氢氧发生器的散热部分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氢氧发生器的密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密封部分结构应用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对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氢氧发生器,包括控制装置170、电解槽100和安全保护装置150,所述的电解槽100包括串接组成的多个电解槽单元,每个电解槽单元由阴极板、阳极板和夹在中间的多块导电板组成,在所述的阴极板、阳极板和导电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还包括:固定环,所述的密封圈嵌装于所述的固定环内;第一冷却单元110,所述的第一冷却单元110设置于所述的控制装置170和电解槽100之间;第二冷却单元120,所述的第二冷却单元120设置于电解槽100和安全保护装置150之间。
作为公知的部分,氢氧发生器还包括:电源装置、冷却装置(未示出)以及使用该氢氧发生器的附件。工作时,在电解槽中形成的氢气和氧气,经冷却装置冷却、安全保护装置(防回火装置)处理即可应用。
应用时,可通过打火机点火(或电子点火)点燃,形成氢氧火焰,可用于切割、加热或是焊接作业,根据行业应用的不同,稍加改造,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行业如重油催化燃烧提高燃烧效率、汽车发动机引擎除积碳等。
优选地,电源装置可采用进口IGBT功率管制作的逆变直流谐振电源,电解效率高、电解电流稳定可调,产气量稳定可调节,可连续二十四小时长期不间断工作。
优选地,控制装置170可采用:自动水位控制、自动压力控制、异常捕获设置,和压力稳定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万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万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73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