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发动机排气管的装配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7079.2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3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邹定国;徐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常昊发柴油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3/04 | 分类号: | B60K13/04;F01N13/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35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排气管 装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管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农业机械、汽车及机车等经由内燃机产生动力而运作的机械,其燃料为柴油或汽油等油品,油品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废气,为使废气能顺利由内燃机排出,于是现有技术的动力机械都设计有排气管,以此将废气引导至动力机械的后侧或侧边排出。
然而,动力机械排放废气时,其废气的温度极高,使排气管的温度也随之上升,使得现有技术的动力机械在刚停止使用的时候,其排气管的温度可达摄氏一百度以上,且排气管的温度并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现有技术的动力机械排气管部分暴露于其外侧,造成使用者经常容易被高温的排气管烫伤。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排气管,其包含有:一管体,其为中空且双边开口;一散热层,其涂布成形于该管体的外侧面上。虽然这种排气管通过散热层排放余热量,但是散热层的温度仍然较高,碰触到上面时仍然会造成烫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烫伤人的汽车发动机排气管的装配结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汽车发动机排气管的装配结构,包括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的管体,还包括安装座以及罩壳,安装座固定在管体上,罩壳固定在安装座上,在安装座与罩壳之间设有隔热垫,罩壳上设有若干的通孔。
采用了上述方案,通过管体上安装罩壳后,对排气管形成了隔离作用,可避免人为操作不注意时碰触排气管,从而避免了烫伤事故发生。由于在安装座与罩壳之间设有隔热垫,通过隔热垫可降低排气管上的热量传递,罩壳上设有若干的通孔,通孔可以减少对排气管热量散发造成的阻碍,从而减少传递到罩 壳上的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废气输出端设有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为管体端部向内弯曲的卷边。通过卷边可以增加排气管出口处的强度,增加承受废气流对排气管的冲击能力,延长排气管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管体的上固定一个金属的外套管,外套管与管体之间形成一个空心腔体,在空心腔体内填充有导热体。通过导热体可以快速地吸收排气管本体上所散发的热量,加快了废气热传递的速度,因此,可以使从管体排出的废气的热量获得降低。导热体所吸收的热量通过热传递到外套管上,在自然风的作用下使外套管上的热量降低。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使废气的热量得到降低,减小了废气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汽车发动机排气管的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为管体,1a为加强部件,2为安装座,3为罩壳,4为隔热垫,5为外套管,导热体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的汽车发动机排气管的装配结构,包括呈中空状且两端开口的管体1,所述管体1的废气输出端设有加强部件1a,该加强部件1a为管体端部向内弯曲的卷边。还包括安装座2以及罩壳3,安装座2固定在管体1上,罩壳3固定在安装座2上,在安装座2与罩壳3之间设有隔热垫4,罩壳3上设有若干的通孔。在管体1的上固定一个金属的外套管5,外套管5与管体之间形成一个空心腔体,在空心腔体内填充有导热体6。所述导热体6为砂或者导热油。在增设了外套管5后,管体1的管身的厚度可以适当地减薄,以加快热传递,且减轻排气管本体自身的重量,但在增设了外套管和导热体之后,本发明的排气管的重量比原来的排气管要薄,能够更好地承受废气流的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常昊发柴油机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常昊发柴油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7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启停系统及发动机启停控制方法
- 下一篇:滑转响应式车辆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