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边滤波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476989.9 | 申请日: | 2013-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9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玉;王一帆;尹传力;黄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宝元;梅洪玉 |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边 滤波 单幅 图像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边滤波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A、求取原雾化图像的暗通道图,选取其前0.1%最大的像素点;在雾化图像中找到这些点的对应位置,取其中的最大像素值作为整幅图像的大气光强A;
B、利用双边滤波的保持边缘特性,估算大气耗散函数
(1)求取雾化图像的最小颜色分量图,即取雾化图像每个像素点的R,G,B通道的最小值作为最小颜色分量图的像素值,其表达式为:式中,I表示原雾化图像;Ic表示I的某一个颜色通道;W(x)为I的最小颜色分量图;
(2)对最小颜色分量进行双边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后的结果作为大气耗散函数的初始估计:A(x)=Bil(W(x));式中,A(x)为初始大气耗散函数估计;Bil()表示双边滤波,其表达式为:
对双边滤波进行加速,即在信号处理理论的基础上将双边滤波表示为高维空间线性不变的卷积,再利用线性插值得最终结果;
(3)求取图像的局部对比度,判断图中场景与成像设备的相对距离;局部对比度δ(x)计算公式如下:
当δ(x)越小,场景对比度小,表示离成像设备越远,大气耗散函数的值越大;当δ(x)越大,场景对比度大,表示离成像设备越近,大气耗散函数的值越小;若场景到成像设备的距离固定时,即δ(x)固定时,像素点x自身灰度值越大,表示被错误判断为距离远的场景的可能性越大,大气耗散函数的初始估计A(x)应降值幅度越大,灰度值越小,A(x)应降值幅度越小;
(4)大气耗散函数的再次估计,其表达式为:
式中,A为大气光强,来衡量像素点的相对亮度值;k为可调系数,用来辅助控制A(x)的降值程度;
(5)修正大气耗散函数,其表达式为:V(x)=max(min(p·B(x),W(x)),0);式中,参数p(0<p<1)为调整因子;
C、利用大气耗散函数数学表达式得到介质传播函数,其表达式为:
式中,t(x)为介质传播函数;ω(0<ω<1)为一个调整因子;
D、弱化局部区域的去雾,恢复出清晰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具体如下:
(1)计算原图像中像素值与大气光强的接近程度,其表达式为:
式中,R(x)表示图像I在位置x的像素值与大气光强A的接近程度;
(2)设定阈值R0,对于R(x)小于R0的区域,标定为明亮区域,扩大其介质传播函数t(x)的值;对于R(x)大于R0的区域,则认为非明亮区域,保持原有t(x)不变;
(3)根据步骤(2),求取明亮区域中介质传播函数t(x)的弱化因子D(x),其表达式为:
(4)根据大气耗散模型,复原清晰的无雾图像J(x),其表达式为:式中,t(x)+D(x)为含有明亮区域弱化因子的介质传输函数;t0为下限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69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