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桁架墙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6979.5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5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倪春;王永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皇家整体住宅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105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桁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剪力墙,尤其涉及一种桁架墙系统。
背景技术
参见图4和4b,现有技术的一种剪力墙,被注册为MIDPLY墙商标。其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20’、设置于框架20’内的护套面板10’及紧固件22’;其中,一层护套面板10’材料置于多对相向平放的螺钉22’之间,MIDPLY墙的核心概念是使得框架20’和护套面板10’的节点的紧固件22’连接成为双剪,从而提高此MIDPLY墙的刚性、附在承受能力和延展性等。
一般而言,对于上述MIDPLY墙来说,护套面板10’和框架20’通过紧固件22’紧固连接,成为贡献剪力墙体剪切阻力的关键部件,此时,框架20’设置为工字形,此结构之于剪力墙体抗侧力的贡献不大,甚至可忽略不计。然而,紧固件22’如螺钉等的刚性、附在承受能力和延展性等综合使用性能较弱,应用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桁架墙系统,可提高自身的刚性、附在承受能力和延展性等。
本发明提供一种桁架墙系统,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设置于框架之间的护套面板,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多条桁架梁腹;相邻两根桁架梁腹成对、相交设置于框架主体内。
进一步地,桁架墙系统还包括金属锯齿板,桁架梁腹通过金属锯齿板固定安装于框架主体的框架内。
进一步地,相邻两对桁架梁腹对称设置于框架主体内。
进一步地,相邻两对桁架梁腹之间设置用于支撑的立柱,立柱通过金属锯齿板固定安装于框架主体上。
进一步地,框架主体由四根桁架板材通过金属锯齿板首尾相连而成,桁架梁腹的一端安装于桁架板材上,另一端安装于桁架板材上或立柱上。
本发明的桁架墙系统,其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多条桁架梁腹,相邻两根桁架梁腹成对、相交设置于框架主体内,用于增强框架的刚性,附在承受能力和延展性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桁架墙系统的轴侧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框架轴侧图;
图3为实施例三的框架轴侧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剪力墙轴侧图;
图4a为图4的剪力墙安装后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护套面板,20-框架,21-框架主体,22-桁架梁腹,23-金属锯齿板,24-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桁架墙系统,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20、设置于框架20之间的护套面板10;其中,框架20包括框架主体21和多条桁架梁腹22;相邻两根桁架梁腹22成对、相交设置于框架主体21内,用于增强框架20的刚性,附在承受能力和延展性等。
桁架墙系统还包括金属锯齿板23,桁架梁腹22通过金属锯齿板23固定安装于框架主体21的框架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
结合图2和图3,相邻两对桁架梁腹22对称设置于框架主体21内,用于进一步增强框架20的刚性,附在承受能力和延展性等。
优选地,相邻两对桁架梁腹22之间设置用于支撑的立柱24,立柱24通过金属锯齿板23固定安装于框架主体21上。
优选地,框架主体21由四根桁架板材通过金属锯齿板23首尾相连而成,桁架梁腹22的一端安装于桁架板材上,另一端安装于桁架板材上或立柱24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发明的实施例为注册商标为MIDPLY墙的桁架墙系统,其实施例一设有一对桁架梁腹22;实施例二,设有两对桁架梁腹22;实施例三,设有四对桁架梁腹22,用户可根据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桁架墙系统,应用更广泛。
本发明的桁架墙系统,其框架20包括框架主体21和多条桁架梁腹22,相邻两根桁架梁腹22成对、相交设置于框架主体21内,用于增强框架20的刚性,附在承受能力和延展性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皇家整体住宅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皇家整体住宅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69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