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气制动管路系统的清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6716.4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1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宪民;戴捷;陈烨;陈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泰如一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23 | 分类号: | B08B9/023;B08B9/027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顾大平 |
地址: | 2018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制动 管路 系统 清洗 方法 | ||
1.一种列车气制动管路系统的清洗方法,包括管道外壁清洗、管道内壁清洗、储风缸外壁清洗和储风缸内壁清洗,其特征在于:管道内壁清洗和储风缸内壁清洗采用加热循环清洗系统进行施工操作,加热循环清洗系统由连接软管、循环泵和加热水槽组成;
管道内壁清洗包括以下步骤:(1)将管道用软管连接到加热循环清洗系统;(2)在加热循环清洗系统中加注蒸馏水,并打开循环泵用蒸馏水进行检漏;(3)确认无泄漏后,开始进行化学清洗,在加热水槽中加入清洗剂并加热,开启循环泵进行循环清洗,保持清洗剂溶液温度40—55℃,循环清洗过程中在清洗系统中放置与管道材质相同的挂片,作为对照,清洗剂的选用根据管道材质确定:①、不锈钢管道或铜质管道使用含镀膜成分的中性管道清洗剂,循环清洗时间为2—4小时;②、铁质管道:使用酸性管道清洗剂,循环清洗时间为1—2小时;(4)化学清洗完成后,将使用过的清洗剂溶液回收至专用容器中;(5)在加热循环清洗系统中加注蒸馏水循环清洗至水质清澈,将循环后的蒸馏水回收至专用容器中;(6)用经过两级净化处理的压缩空气将管道内残余的溶液吹出,压缩空气的压力为0.6-1.0MPa;(7)铁质管道磷化镀膜,不锈钢或铜质管道镀膜在清洗时已经同时完成,不需要此步骤,镀膜完成后,将使用过的磷化镀膜剂溶液回收到专用容器中,之后又进行前述步骤(5)和(6)的操作;(8)氮气吹扫:分别将每根管道的一端用高压管与氮气瓶连接并用氮气吹扫,至管道内部干燥、无残留液时停止;(9)检验洁净程度合格后,将管道两端密封;
储风缸内壁清洗包括以下步骤:(1)闷堵储风缸的排水孔和顶端的一个气孔,两端各留一个气孔用于连接加热循环清洗系统;(2)用软管将储风缸与加热循环清洗系统连接:储风缸的底部气孔与加热循环清洗系统出水口连接,作为循环清洗的进水口,储风缸顶部预留的气孔作为循环清洗的出水口;(3)在加热水槽中加入含镀膜成分的中性管道清洗剂并加热,开启循环泵循环清洗1—2小时,保持清洗剂溶液的温度在40—55℃之间;(4)在加热循环清洗系统中加注蒸馏水循环清洗至水质清澈,将循环后的蒸馏水回收至专用容器中;(5)用经过两级净化处理的压缩空气将储风缸内残余的溶液吹出,压缩空气的压力为0.6-1.0MPa;(6)氮气吹扫:在储风缸的底部进水口安装阀门,将储风缸顶部的出水口用高压管与氮气瓶连接后,关闭储风缸底部阀门,向储风缸内注入氮气,缸内压达到1.0-1.5 MPa后,打开储风缸底部阀门排放氮气,同时继续从顶部注入氮气吹扫,至氮气排放口无水渍冲出后关闭氮气瓶阀门,排尽储风缸内的氮气;(7)检验洁净程度合格后,拆卸阀门,将储风缸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气制动管路系统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镀膜成分的中性管道清洗剂的组分为2~4% EDTA、15~3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约0.5%渗透剂、约5%油类乳化剂,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气制动管路系统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管道清洗剂的组分为2~5%氨基磺酸、3~5%磷酸、0.5~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约0.5%渗透剂、0.5~1%缓蚀剂、0.5~1%油类乳化剂,余量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气制动管路系统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内壁清洗中铁质管道磷化镀膜步骤为在加热水槽中加入磷化镀膜剂并加热,使磷化镀膜剂溶液保持在40℃—55℃之间,开启循环泵循环运行15—30分钟,管道镀膜时在清洗系统中放置与管道材质相同的挂片,镀膜完成后检验挂片的镀膜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列车气制动管路系统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镀膜剂的组分为5~10%磷酸、2~4%锌盐、2~4%正磷酸盐、0.5~1%H促进剂、约0.5%表面活性剂,余量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泰如一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泰如一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67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辨识针状铁素体组织中大角度晶界的简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