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氧三氟乙酸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6620.8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8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文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09/24 | 分类号: | C07C409/24;C07C40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氧 乙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氧三氟乙酸的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过氧三氟乙酸F3CCOOOH,是一种氧化能力远大于过氧化氢的强氧化剂,主要应用于消毒杀菌、化工合成和漂白剂生产等领域;作为氧化剂时,可以降氨基氧化成硝基,氧化能力极强;但是由于过氧三氟乙酸的热稳定性差,需要用时现配。目前,常用的配置方法为将三氟乙酐滴加于90%过氧化氢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液中,于冰水浴中搅拌制得。90%的过氧化氢虽然比30%的过氧化氢制得的过氧三氟乙酸热稳定性好、产率高,但是90%的过氧化氢处理起来带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且过氧化氢与三氟乙酐反应强烈放热,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过程简单、危险系数低、热稳定性好、产率高的过氧三氟乙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50%的过氧化氢与三氟乙酐反应,加入酯类催化剂,加压、回流、共沸带水后得过氧三氟乙酸。
进一步的,所述的50%的过氧化氢、三氟乙酐和酯类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1-3。
进一步的,所述的酯类催化剂为乙酸乙酯和/或丙酸乙酯。
本发明所述的过氧三氟乙酸的制备方法,操作过程简单、危险系数低,获得的过氧三氟乙酸24h内活性氧损失1%、48h内活性氧损失3%、48h内活性氧损失7%,热稳定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将1摩尔50%的过氧化氢和1摩尔三氟乙酐加入1摩尔乙酸乙酯中,在20-25℃下反应10-15min,加压、回流、共沸带水后得过氧三氟乙酸,用碘量滴定法测定获得的过氧三氟乙酸中活性氧含量,结果表明,24h内活性氧损失2%,48h内活性氧损失6%,72h内活性氧损失11%。
实施例二:将1摩尔50%的过氧化氢和1摩尔三氟乙酐加入1.5摩尔乙酸乙酯中,在20-25℃下反应10-15min,加压、回流、共沸带水后得过氧三氟乙酸,用碘量滴定法测定获得的过氧三氟乙酸中活性氧含量,结果表明,24h内活性氧损失1%,48h内活性氧损失4%,72h内活性氧损失10%。
实施例三:将1摩尔50%的过氧化氢和1摩尔三氟乙酐加入3摩尔乙酸乙酯中,在20-25℃下反应10-15min,加压、回流、共沸带水后得过氧三氟乙酸,用碘量滴定法测定获得的过氧三氟乙酸中活性氧含量,结果表明,24h内活性氧损失1%,48h内活性氧损失3%,72h内活性氧损失8%。
实施例四:将1摩尔50%的过氧化氢和1摩尔三氟乙酐加入1摩尔丙酸乙酯中,在20-25℃下反应10-15min,加压、回流、共沸带水后得过氧三氟乙酸,用碘量滴定法测定获得的过氧三氟乙酸中活性氧含量,结果表明,24h内活性氧损失1.2%,48h内活性氧损失4.4%,72h内活性氧损失9%。
实施例五:将1摩尔50%的过氧化氢和1摩尔三氟乙酐加入1.5摩尔丙酸乙酯中,在20-25℃下反应10-15min,加压、回流、共沸带水后得过氧三氟乙酸,用碘量滴定法测定获得的过氧三氟乙酸中活性氧含量,结果表明,24h内活性氧损失3%,48h内活性氧损失7%,72h内活性氧损失13%。
实施例六:将1摩尔50%的过氧化氢和1摩尔三氟乙酐加入3摩尔丙酸乙酯中,在20-25℃下反应10-15min,加压、回流、共沸带水后得过氧三氟乙酸,用碘量滴定法测定获得的过氧三氟乙酸中活性氧含量,结果表明,24h内活性氧损失1%,48h内活性氧损失3%,72h内活性氧损失11%。
实施例七:将1摩尔50%的过氧化氢和1摩尔三氟乙酐加入1.5摩尔乙酸乙酯和1.5摩尔丙酸乙酯中,在20-25℃下反应10-15min,加压、回流、共沸带水后得过氧三氟乙酸,用碘量滴定法测定获得的过氧三氟乙酸中活性氧含量,结果表明,24h内活性氧损失4%,48h内活性氧损失7%,72h内活性氧损失10%。
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文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文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66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沉降室的水泥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96孔细胞培养板的层析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