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维核壳纳米结构的自组装制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76202.9 | 申请日: | 2013-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3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尹振;谭小耀;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82B3/00 | 分类号: | B82B3/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维核壳 纳米 结构 组装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维核壳纳米结构的自组装制备,特别是涉及Au或者是Ag纳米颗粒且具有SiO2壳层的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
背景技术
贵金属纳米颗粒,尤其是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surface plasmonic resonance,SPR)的Au或者是Ag纳米颗粒,一直备受工业界和科研界的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Au或者是Ag纳米颗粒可以通过自组装形成更为复杂的高级结构,比如一维纳米结构。如此一来,可以在颗粒之间形成电子或者是等离子效应的耦合,这种结构有望在光电转化、生物热疗、生物传感器、表面拉曼增强光谱、纳米器件等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
金属纳米颗粒的自组装目前在纳米结构的制备和应用研究中成为热点,尤其是一维Au或者Ag纳米结构,对于SPR效应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迄今为止,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仍局限在模板法或者是加入小分子作为链接剂,比如具有巯基的有机物,这些方法具有成本高、产物分离步骤复杂,过程难以重复等难点,难以克服,也极大地限制了一维纳米结构的研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自组装得到的一维纳米结构对于外界环境往往非常敏感,比如溶液的pH值、无机盐浓度、温度等改变都容易导致纳米结构的聚沉,因此后处理非常复杂,更无法实现惰性氧化物,比如SiO2壳层包覆保护,导致无法大规模的广泛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自组装体系,在该体系中通过调节颗粒间排斥力和吸引力达到一个平衡,加之利用酯的水解、缩合得到具有氧化硅壳层的一维纳米结构。该方法无需非常均一的颗粒大小和形貌,而且可以组装较大的纳米颗粒,实现了一维纳米结构的氧化物包覆,而且壳层厚度容易调节,步骤简单,成本低廉、组装效率高、绿色环保,产物非常稳定,对于溶液的温度、pH值等参数不敏感,具有极佳的环境适应能力,易于分离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快捷,环保,而且具有氧化硅壳层的自组装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维核壳纳米结构的自组装制备,
1)在搅拌的条件下,将一定浓度的柠檬酸钠的水溶液加入到金属前驱体水溶液中,反应1-60分钟,得到金属纳米颗粒。柠檬酸钠和金属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0∶1-0.5∶1,反应温度为95-120度,反应时间为3分钟-60分钟,而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金属颗粒的胶体溶液。
2)取一定量的胶体溶液,离心,将沉淀分散在含有无机盐的醇/水的混合液中,得到A溶液,静置1分钟-4小时。
3)取一定量的碱性溶液或者是含有碱的醇溶液加入到A溶液,
4)迅速加入SiO2前驱体的醇溶液,磁力搅拌一定时间,3-15小时,离心分离,得到自组装链状且具有SiO2壳层一维核壳纳米结构。
所述的贵金属前驱体为氯金酸或者是硝酸银,贵金属颗粒为Au或者Ag纳米颗粒;所述金属颗粒为不同大小的颗粒,颗粒大小为5-100纳米。
所述还原剂为柠檬酸三钠,浓度为5-100mmol/L;所述的无机盐为NaCl、KCl、NaNO3、KNO3、NH4Cl、MgCl2、AlCl3等其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醇溶液为乙醇或者是丙醇或者是异丙醇。
所述A溶液为含有一定浓度氯化钠的水和醇的混合溶液,无机盐的浓度为0.001mmol/L-100mmol/L,水和醇的体积比为0.001-1000。
所述的碱性溶液为氨水或者是NaOH或者是KOH溶液,或者是氨水或者是NaOH溶液的醇溶液,氨水或NaOH溶液与醇的体积比0.01-100;所述的碱性溶液与A溶液的体积比为0.01-100;。
所述的SiO2前驱体为正硅酸甲酯或者是正硅酸乙酯。
本发明即使对于较大的金属颗粒仍然可以很好的自组装为具有SiO2壳层的一维纳米结构,不但组装效率高,而且过程简单,壳层惰性且厚度容易调控,所需溶剂绿色环保无毒,产物非常稳定,对于溶液的温度、pH值等参数不敏感,具有极佳的环境适应能力,易于重复和应用。本发明组装得到一维纳米结构有望在光电转化、生物热疗、生物传感器、表面拉曼增强光谱、纳米器件等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62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