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液管单元和吸移测试液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6030.5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8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R.赫特;R.斯托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B01L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11494 | 代理人: | 封新琴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液管 单元 测试 液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移一定体积测试液体用于进行体外诊断测试尤其是血凝固测试的方法。它还涉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移液管单元。
背景技术
不同类型的移液管单元和吸移方法已经在各种分析设备中实现。在各种吸移方法中,最具挑战性的一种是需要通过测试液体容器的盖抽出一定体积测试液体的方法。这典型地是通过用移液管单元的喷嘴刺穿密封测试液体容器的弹性体材料隔膜来实现的,在所述测试液体容器中包含测试液体。当测试液体容器部分排空且/或要被抽出的体积较小,例如在5-10毫升之下时,体积精度和再现性会是非常难实现的。这是由于在移液管单元内会存在空气这个事实并也由于在液体容器中存在负压,即,低于大气压的压力这个事实。随容器有所不同的这种负压会对移液管单元内的空气造成影响。这又会影响正被抽出的液体的实际体积以及被抽出的体积在移液管单元内的位置。这意味着在抽出(错误体积)时会发生第一吸移误差以及在发送(错误位置)时会出现第二吸移误差,后者会导致仅有部分被抽出的测试液体被发送或者根本没有测试液体被发送。
为了改善吸移的精度,移液管单元可以用系统液体来操作,其中使得空气在移液管单元中的存在最小化。但是,少量的空气仍会散布在系统液体中,例如以微小气泡的形式。例如,由于系统液体的蒸发或者出于抽出一柱空气以便将系统个液体与要被抽取的测试液体隔离的目的,空气通常也存在于喷嘴的末端。会受到容器内侧的压力条件影响的这种空气会是吸移误差,尤其是对于如上所述的小体积的情况的主要原因。
另一种潜在的误差源是在抽出测试液体时喷嘴外侧、即喷嘴尖端和侧面的润湿。而且,当通过容器的盖拔出喷嘴时,液体会存在于该的下方,导致通过喷嘴的内侧或外侧,抽出液体的损失或者额外的液体拾取。
部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已知方法是抽出过量的测试液体并且在将测试所需的体积发送到反应容器中之前,抛弃可能包含空气和测试液体的第一体积。
发送通常是通过将吸管喷嘴分别定位在废弃隔室之上和反应容器之上来完成的。然后,在抽取另一种测试液体之前,通过将喷嘴浸入到清洗液体中来从外侧清洗吸管喷嘴,并且通过冲洗系统液体来从内侧清洗吸管喷嘴。这种发送方式也易于出现误差,原因是喷嘴尖端和侧面的表面效应。
在此引入一种方法,该方法提供测试液体的更好的可再现以及更精确的吸移,而无论测试所需的体积以及测试液体容器的类型如何。
这是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以及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液管单元来实现的。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及。
抽出过量测试液体确保了测试所需的足够体积被抽取。将一部分被抽取的测试液体发送到清洗液体中确保了在随后的发送步骤中由于在移液管单元内的被抽取测试液体的位置带来的误差被最小化。在发送一部分被抽取的测试液体之前将移液管单元浸入到清洗液体中确保了在发送时由于喷嘴表面效应带来的误差被最小化并确保了在下一步骤之前喷嘴外侧被清洗。而且,将喷嘴浸入到清洗液体中确保了吸移条件每次相同,由于在喷嘴尖端和侧面上的任何测试液体痕量都被清洗液体所取代,而不会影响测试,从而增加了可再现性。在发送测试所需体积的测试液体之前将移液管单元浸入到反应液体中确保了由于喷嘴的表面效应带来的误差最小化。
所公开的方法由其适于吸移精度比遗留物风险更重要的测试。这例如是用于体外测试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吸移一定体积V1的测试液体用于进行体外诊断测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移液管单元的喷嘴浸入到测试液体中并抽取比进行测试所需的体积V1大的体积V4的测试液体。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喷嘴浸入到清洗液体中并且将等于或小于V4减V1(V4-V1)的体积V2的测试液体发送到清洗液体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喷嘴浸入到反应液体中并且发送体积V1的测试液体,该体积V1的测试液体是测试所需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未经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6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