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对浪的漂浮式海浪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5778.3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5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余海涛;陈浩;马振琦;洪立玮;施振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漂浮 海浪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浪发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对浪的漂浮式海浪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漂浮式海浪发电装置有以下几种形式:中国专利200820212914.4公开了一种利用两个密封漂浮箱随海浪漂浮产生的相对运动带动电机转子转动从而发电的技术;中国专利201110144776.7公开了一种重舵式海浪发电装置,包括支架和漂浮物组成水平体,吊架和重砣组成垂直体,水平体随着波浪左右倾斜,垂直体的重砣在波浪和其重力的作用下也产生偏离原位置的反复摇摆,利用两者的相对运动带动发电机发电;中国专利201310078227.3公开了一种阵列式海浪发电装置,利用多个浮子的相对运动激励各浮子间的压电元件发电。
第一种形式的海浪发电装置结构相对复杂,需要传动机构将浮箱的相对运动转换为转子的转动,此外,只能吸收方向与两个浮箱连接方向相平行的波浪的能量;第二种形式的海浪发电装置简单一些,但同样只能吸收方向与两个浮箱连接方向相平行的波浪的能量;第三种形式的海浪发电装置能吸收多方向的海浪能量,但是需要多个整流装置,成本较高。
所有这些发电装置在安装投用后,从波浪中吸收能量的效率就已经确定了,不能根据海域实际的波浪情况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漂浮式海浪发电装置不能吸收多个方向波浪能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对浪的漂浮式海浪发电装置,不仅能利用波浪的起伏能发电,还能自动对浪,并且能根据实际波浪情况调整从波浪中吸收能量的效率。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自动对浪的漂浮式海浪发电装置,包括浮箱、圆筒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和转向装置,
所述圆筒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包括定子、动子、滑动轴、两个滑动轴承、两个弹簧和两个储沙箱;所述动子、两个储沙箱、两个弹簧和两个滑动轴承均套设在滑动轴上,其中动子固定在滑动轴的中部,两个储沙箱分别固定在动子的两端,两个弹簧分别位于两个储沙箱的外侧,两个滑动轴承分别位于两个弹簧的外侧,且弹簧的外端抵在滑动轴承上;所述定子的轴向设置有圆柱通孔,所述两个滑动轴承的外圈固定安装在圆柱通孔的两端;
所述转向装置固定安装在浮箱的底部。
所述滑动轴协同相固定的动子和储沙箱可以在圆柱通孔往复滑动;当然安装完成后,两个弹簧是不能处于完全压紧的状态。
当有与电机滑动轴方向平行的海浪经过浮箱下方时,由于浮箱的长度关系,浮箱的一端处在波峰,一端处在波谷,里面的动子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带动滑动轴左右滑动,从而与定子产生相对运动,就能够发电。当波浪方向与电机滑动轴方向不一致时,转向装置会驱使浮箱发生转动,使得滑动轴与波浪方向一致,实现自动对浪。如果发电装置工作海域波浪较大,可以通过向储沙箱中加入沙子来增加电机动子质量,使得浮箱随波浪摆动时动子具有更大的势能,从而增大电机从波浪中吸收能量的效率;如果发电装置工作海域波浪较小,过重的动子将使浮箱无法随波浪摆动,此时可以从储沙箱中取出沙子,使发电装置能够从海浪中吸收能量。
优选的,还包括缆绳、转动轴和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安装在转向装置的底部,所述转动轴安装在转动轴承上,所述缆绳与转动轴相连。所述缆绳用于将整个发电装置系在合适的海域。
优选的,所述浮箱为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储沙箱为圆环状储沙箱。
优选的,所述储沙箱与动子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转向装置为横截面为四边形的棱柱结构,所述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不相等,且所述四边形分别相对两条对角线对称;所述两条对角线中较长的一条对角线与浮箱的长轴线贴合。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对浪的漂浮式海浪发电装置,能够吸收各个方向海浪的能量;能够根据实际海域的波浪情况调整动子质量,从而增大从波浪中吸收能量的效率;结构全部密封在浮箱中,特别适合海浪的腐蚀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浮箱和转向装置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子和动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一种自动对浪的漂浮式海浪发电装置,包括密封结构的浮箱1、筒型直线电机、转向装置2、缆绳5、转动轴4和转动轴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57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