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4839.4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5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1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黄褐斑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
背景技术
黄褐斑中医俗称“肝斑”“黛黑斑”,黄褐斑的出现多数与内分泌有关,尤其是和女性的雌激素水平有关,月经不调、妊娠、服避孕药或肝功能不好以及慢性肾病都可能出现黄褐斑,孕妇常常在妊娠以后出现黄褐斑,此外日晒和精神因素也会加重本病,目前治疗黄褐斑的各种药物,都太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治疗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
黄褐斑多系忧思郁怒,或血弱不华引起,由于妇女在经期和胎前胎后的特殊时期,血脉易空虚,血虑肝阴不濡,肝阳内炽,则忧思郁怒,或血虚留滞,滞内不行,则肝无以芷血而华色,致肌肤甲错,色素异常。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柴胡14~16份,当归14~16份,白芍12~17份,丹参13~18份,茯苓10~12份,桂枝8~11份,制首乌20~25份,熟地黄12~16份,丹皮11~16份,桃仁10~13份,女贞子12~15份,甘草8~10份,生姜10~13份。
上述制首乌为经过炮制后的何首乌,按照中医常规的炮制方法炮制制的,本文将其简称为制首乌。
该组合物优选配比重量份的组分:柴胡15份,当归15份,白芍14份,丹参16份,茯苓11份,桂枝10份,制首乌22份,熟地黄14份,丹皮13份,桃仁12份,女贞子13份,甘草9份,生姜11份。
将上述配方量的中草药去杂质,混合后放入药罐中,加入相当于中药重量3倍的水,煮沸后换小火再煎煮一小时,过滤出药渣,再加入相当于原中药量2倍的水,小火煎煮半小时后冷却,过滤出药渣后取药液,每日一剂,分二次服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药配方中柴胡条达肝气,桂枝走经络面达容郁,两者共奏疏肝解郁之功;白芍、当归、制首乌、熟地黄、女贞子滋肝养血,桃仁、丹参、丹皮破血行瘀,茯苓、甘草、生姜温中健脾,以补气血生化之源,全方共奏滋阴养血,柔肝疏肝,行气化瘀之功,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气血兼顾,肝脾同治,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柴胡14份,当归14份,白芍12份,丹参13份,茯苓10份,桂枝8份,制首乌20份,熟地黄12份,丹皮11份,桃仁10份,女贞子12份,甘草8份,生姜10份。
实施例二: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柴胡16份,当归16份,白芍17份,丹参18份,茯苓12份,桂枝11份,制首乌25份,熟地黄16份,丹皮16份,桃仁13份,女贞子15份,甘草10份,生姜13份。
实施例三: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柴胡15份,当归15份,白芍14份,丹参16份,茯苓11份,桂枝10份,制首乌22份,熟地黄14份,丹皮13份,桃仁12份,女贞子13份,甘草9份,生姜11份。
实施例四: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柴胡16份,当归16份,白芍16份,丹参17份,茯苓11份,桂枝10份,制首乌23份,熟地黄15份,丹皮14份,桃仁13份,女贞子14份,甘草9份,生姜12份。
将上述配方量的中草药去杂质,混合后放入药罐中,加入相当于中药重量3倍的水,煮沸后换小火再煎煮一小时,过滤出药渣,再加入相当于原中药量2倍的水,小火煎煮半小时后冷却,过滤出药渣后取药液,每日一剂,分二次服用。
本发明中药配方中柴胡条达肝气,桂枝走经络面达容郁,两者共奏疏肝解郁之功;白芍、当归、制首乌、熟地黄、女贞子滋肝养血,桃仁、丹参、丹皮破血行瘀,茯苓、甘草、生姜温中健脾,以补气血生化之源,全方共奏滋阴养血,柔肝疏肝,行气化瘀之功,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气血兼顾,肝脾同治,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华,未经刘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4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