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74199.7 | 申请日: | 2013-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蔡海杰;乔芳;康明明;陈利;李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庆德 |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中、低速柴油机上,为防止曲轴箱内油气聚集过多以及避免在曲轴箱中的温度和压力过分增大,曲轴箱上除了安装防爆阀之外还安装有透气装置。现有的透气装置在在曲轴箱的端部安装呼吸器,例如在公开号为CN201891465U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曲轴箱呼吸器,其包括连接在曲轴箱上的呼吸器壳体,壳体内装有滤芯,由于该呼吸器内腔与曲轴箱内腔连通,因而曲轴箱内包含有大颗粒油滴的油气会进入该滤芯,只使用滤芯进行分离油气,对大颗粒油滴没有进行预分离,容易造成滤芯被堵塞的现象,需要经常清理、更换滤芯,滤芯使用寿命低,造成维护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对颗粒油滴进行预分离和油气分离效果好的油气分离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油气分离器,其包括密封连接在曲轴箱上的油气分离器壳体,其结构特点是:油气分离器壳体与曲轴箱的连接端面上装有将油滴挡回曲轴箱的挡油板,挡油板的边缘与油气分离器壳体的连接端面内沿之间形成油气混合物进入通道,油气分离器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油气分离段和倾斜向上设置的过滤段,油气分离段的下底面自与曲轴箱的连接部位向外逐渐向上倾斜设置,油气分离段的内腔为过滤腔,过滤腔的内壁上设有向过滤腔中凸进且驱使油气混合物在过滤腔中曲线通过的至少一块隔板,过滤段内装有滤芯,过滤段的上伸端部装有上封盖,上封盖上装有排气管。
所述挡油板的两侧部边缘与油气分离器壳体的连接端面两侧部密封接触,挡油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与油气分离器壳体连接端面的上部和下部形成至少两个油气混合物进入通道,挡油板上设有凸进曲轴箱内腔的至少一个凸起部。
所述挡油板呈弯折板状且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凸起部,挡油板中部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与油气分离器壳体连接端面密封接触,两凸起部的上下边缘分别与油气分离器壳体连接端面形成四个油气混合物进入通道。
所述过滤腔的内壁上自前往后设有两块隔板,前部的隔板自过滤腔的底部向上延伸且其顶部表面与过滤腔的顶部设有过气通道,后部的隔板自过滤腔的顶部向下延伸且其底部表面与过滤腔的底部设有过气通道,前部的隔板底部设有回油孔。
所述过滤腔的内壁上自前往后设有两块隔板,前部的隔板自过滤腔的底部向上延伸且其顶部表面与过滤腔的顶部设有过气通道,后部的隔板自过滤腔的顶部向下延伸且其底部表面与过滤腔的底部设有过气通道,前部的隔板底部设有回油孔,所述挡油板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在前部的隔板上。
所述过滤段的内壁上设有向内凸进用于支撑滤芯的环台,所述油气分离器壳体的内壁上设有连接凸起,上封盖上装有顶靠滤芯的内凸起,所述滤芯安装在环台和内凸起之间且通过穿装在上封盖上连接螺栓固定,连接螺栓的内伸端螺接在连接凸起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曲轴箱内的油气混合物经油气混合物进入通道进入该油气分离器内腔中,即本发明方案设计的挡油板可防止大颗粒油滴进入该油气分离器内腔,并且由隔板驱使油气混合物在过滤腔中曲线通过,从而对大颗粒油滴再次进行预分离,并且分离后的油滴会自倾斜设置的油气分离段的下底面流回曲轴箱,最后使用滤芯对颗粒较小的油雾进行分离,最终经过分离后的气体通过上封盖上的排气管排出腔外。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先通过油气分离器上设置的挡油板和隔板对油气中的大颗粒油滴进行预分离,可以大大提高油气分离效果,减少空气污染,并且可延长滤芯的清理周期,进而降低维护成本。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对油气混合物进行预分离且油气分离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41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等离子体点火内燃机燃烧系统
- 下一篇:发动机断缸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