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型A2O 污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4121.5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华;白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sup 污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型A2O污水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污水处理厂中通过内置生物相分离器使优势生物聚集,达到节能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环境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日益严重。而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污水脱氮除磷新工艺的开发基于对传统工艺认识的深化和微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方面的新发现或新认识。
传统的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作为一种稳定的处理工艺应用于很多污水处理厂,但其存在诸多问题如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在碳源上存在竞争,难以同时脱氮除磷;并且在内回流中需要一定的动力,从而使运行费用较高。这都制约了A2O工艺的发展和脱氮除磷的效果。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法选择有利于脱氮除磷、良好沉降性能的微生物,以及如何降低较高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型A2O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的选择适应系统环境的微生物尤其是自养菌,并且使碳源主要在厌氧缺氧部分得到降解。从而使好氧在曝气过程只需要硝化部分的能耗,进一步使脱氮除磷效果得到保证,并且降低污水厂运行的能耗。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改良型A2O污水处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接种或培养的活性污泥分别置于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内;
2)将连续流进水依次进入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内,且各池内的活性污泥混合物相连通,当活性污泥与水完全混合后,使得各池内混合后的活性污泥浓度达到1000-10000mg/L;
3)在好氧池内设置有生物相分离器,混合后的活性污泥经生物相分离器初步沉淀后进入沉淀池,同时生物相分离器内的上清液回流至缺氧池;
4)经沉淀池沉淀,排出上清液,并排出沉降性能差的活性污泥;剩余活性污泥根据活性污泥回流比作为回流污泥重新进入生物处理单元的生物反应池内循环处理。
优选地,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括:
将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在投入反应器池内之前,在与反应器相同材料容器中,对污泥进行曝气24-48h。
优选地,所述好氧池外部连通曝气泵曝气,好氧池内活性污泥溶解氧控制在1-5mg/L之间。
优选地,所述内设有利于自养菌的繁殖同时有利于污泥的颗粒化的絮体及颗粒生物相分离器兼具初沉池的功能,利用上升流速或旋流沉淀方式沉淀污泥,选择出具有一定沉速的絮体;其上清液作为内回流回流至缺氧池;且NO3-N未回流至厌氧反应器,不会对厌氧释磷的过程造成副作用。
优选地,所述利用上升流速或旋流沉淀方式沉淀污泥,选择出具有一定沉速的絮体,通过改变进水流量或内回流流速来实现上升流速,通过增设旋流设备来实现。
优选地,所述内回流回流比为75%-300%,即上清液:流进水量=0.75-3.00:1。
优选地,所述剩余活性污泥回流比为75%-150%,即剩余活性污泥:流进水量=0.75-1.5: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AA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时,通过在好氧池内加入生物相分离器,够使有利于此环境的微生物保存,可选择具有一定沉速的絮体,有利于自养菌的繁殖同时有利于污泥的颗粒化;使碳源主要在厌氧池和缺氧池部分得到降解,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利于系统运行的微生物。提高了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率,降低了污水处理的能耗。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1)通过在好氧池内设置有生物相分离器,够使有利于此环境的微生物保存;可选择具有一定沉速的絮体,增加了污泥在生物相分离器中的停留时间,有利于自养菌的繁殖同时有利于污泥的颗粒化。
2)通过在好氧池内设置有生物相分离器,增加了自养菌含量,提高了硝化效率,且好氧池中NO3-N未回流至厌氧反应器,不会对厌氧释磷的过程造成副作用,增强了脱氮除磷效果。
3)通过在好氧池内设置有生物相分离器,增加了污泥在生物相分离器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可以减少系统的污泥停留时间,便可减少系统曝气量,即达到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良型污水处理工艺的流程图。
图2为污泥龄为30d,内回流比:进水流量=1:1时,COD去除效果。
图3为污泥龄为30d,内回流比:进水流量=1:1时,总氮去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41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100>N<SUP>-</SUP>/N<SUP>+</SUP>/P<SUP>+</SUP>网状埋层扩散抛光片
- 零50电力L<SUP>2</SUP>C<SUP>2</SUP>专用接口<SUP></SUP>
- 高保真打印输出L<SUP>*</SUP>a<SUP>*</SUP>b<SUP>*</SUP>图像的方法
- 在硅晶片上制备n<sup>+</sup>pp<sup>+</sup>型或p<sup>+</sup>nn<sup>+</sup>型结构的方法
- <sup>79</sup>Se、<sup>93</sup>Zr、<sup>107</sup>Pd联合提取装置
- <sup>79</sup>Se、<sup>93</sup>Zr、<sup>107</sup>Pd联合提取装置
- <sup>182</sup>Hf/<sup>180</sup>Hf的测定方法
- 五环[5.4.0.0<sup>2</sup>,<sup>6</sup>.0<sup>3</sup>,<sup>10</sup>.0<sup>5</sup>,<sup>9</sup>]十一烷二聚体的合成方法
- 含烟包装袋中Li<sup>+</sup>、Na<sup>+</sup>、NH<sub>4</sub><sup>+</sup>、K<sup>+</sup>、Mg<sup>2+</sup>、Ca<sup>2+</sup>离子的含量测定方法
- <base:Su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