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带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3982.1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7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赵远鹏;杨宝华;郝勇智;吴远东;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55/10 | 分类号: | B23D55/10;B23D5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陈宏林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带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锯床以及用于环形传动需要张紧及快卸结构的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节张紧力的环形带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带锯床应用中,带锯条传动都是由主动轮和从动轮带动环形带锯条循环运动,为了保证锯条切割的稳定性以及防止锯条切割过程突变等因素对锯条造成损坏,因此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的锯条张紧力调节以及快卸更换带锯条就尤其重要。普通锯床的主动轮和从动轮都分布在同一整体的刚性床身上,锯轮固定座尺寸比较大,张紧机构容易布置,且张紧力调节及快卸两套调节机构相互独立。
对于悬臂机构的锯床,为了减轻悬臂受力,保证锯切质量,悬臂端从动锯轮固定部分的空间尺寸都非常紧促,现有的张紧和快卸结构基本不能实现,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环形带锯张紧力调节及快卸装置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带锯装置,可有效解决锯条张紧力调节及快卸机构在悬臂锯床位置的合理布置,减轻悬臂受力,实现锯条张紧力调节及快卸。
一种环形带锯装置,含有环形锯条和本体,环形锯条连接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主动轮和从动轮固定在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轮通过一个张紧结构和一个快卸结构固定在本体上,所述的张紧结构是一个可滑动的组件,张紧结构镶嵌在本体的第一滑槽内,该张紧结构由张紧滑块、压簧、张紧轴以及张紧拉杆组成,张紧轴可以在张紧滑块的滑道上滑动,该张紧轴与从动轮的轮轴为一体结构,张紧拉杆的前端穿过张紧轴的通孔,并在张紧拉杆的前端嵌有压簧,张紧拉杆的另一端螺接在张紧滑块的一侧;所述的快卸结构同样是一个可滑动的组件,快卸结构镶嵌在本体的第二滑槽内,该快卸结构由快卸滑块和镶嵌在快卸滑块内腔的偏心轮组成;所述的张紧结构的张紧滑块和快卸结构的快卸滑块之间通过一个连杆固定。
使用时,在需要对锯条张紧力调节时,转动张紧拉杆,张紧拉杆和张紧轴之间螺纹连接结构产生的推或拉力与压簧形成一组平衡力,推拉张紧轴在张紧滑块内运动,保证锯条工作时的锯切外力变化与张紧力机构产生的平衡力相互匹配;在快速安装与拆卸锯条时,转动偏心轮的轮轴带动快卸滑块沿本体第二滑槽运动,由于偏心轮的偏心原理,快卸滑块带动连接张紧滑块整体运动,同时张紧轴带动从动锯轮运动,使的两锯轮之间的距离增大或缩短,达到快速安装与拆卸的作用,因为偏心轮在极限位置时的自锁功能,所以锯条在加工张紧状态下,张紧机构产生的平衡力能满足锯条加工张紧力不松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偏心轮机构原理、螺纹推拉原理及压簧平衡力等结构的合理运用,实现了锯条在紧促空间中的张紧、微调及快卸。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和效率高等特点。
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环形带锯装置中张紧和快卸结构示意
图2是快卸结构偏心轮的一种极限位置示意
图3是快卸结构偏心轮的另一种极限位置示意
图4是本发明的环形带锯装置中张紧和快卸结构剖面示意
图中编号说明:1本体、2第一滑槽、3快卸滑块、4偏心轮、5第二滑槽、6压簧、7张紧滑块、8张紧轴、9张紧拉杆、1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附图省略了带锯装置的整体结构,重点展示了本发明的区别特征部分带锯的张紧和快卸结构。一种环形带锯装置,含有环形锯条和本体1,环形锯条连接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主动轮和从动轮固定在本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轮通过一个张紧结构和一个快卸结构固定在本体上。
其中:张紧结构整体是一个可滑动的组件,张紧结构镶嵌在床身本体1的第一滑槽2内,该张紧结构由张紧滑块7、压簧6、张紧轴8以及张紧拉杆9组成,张紧滑块7镶嵌在第一滑槽2的滑道内,张紧轴8镶嵌在张紧滑块7的内滑道并可以在张紧滑块7的内滑道上滑动,该张紧轴8与从动轮的轮轴为一体结构,张紧拉杆9的一端穿过张紧轴8的通孔,压簧6嵌在张紧拉杆9的前端和通孔之间,张紧拉杆9的另一端固定在张紧滑块7的一侧,因为张紧拉杆9与张紧滑块7为螺纹连接形式,因此转动张紧拉杆或锯条张紧力发生变化时,压簧6会随着外部受力变化自动调整,并带动张紧轴(从动轮轴)前后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分公司,未经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3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