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真空泵的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3661.1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1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义;马清芝;韩加蓬;史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泵 永磁 电磁 混合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真空泵的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发电机,属于汽车电机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标志,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目前为汽车刹车制动系统提供真空助力能量的真空泵和发电机是各自独立地安装在车驾上,既占据了空间又增加成本,所采用的发电机,普遍存在着低速照明效果差的现象,而且输出功率小,不能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如中国专利公报2001年8月8日公告的发明专利:稳压永磁发电机,申请号:00 1 12053.0,由机壳、机座、动力轴、转子、永磁磁钢、定子、定子绕组、定子座、定子滑动套、平衡弹簧、防旋转连接螺钉、滑动块、调节转轴、定位轴承、调节转轴驱动机构及自动反馈控制电路等组成,动力转动轴通过定位轴承固定在机座上,转子固定在动力转动轴上,定子滑动套的一端固定在机座上,定子滑动套上沿轴向开有通槽,平衡弹簧设置于定子滑动套内,该弹簧的一端由定子滑动套的一端面阻挡,另一端推顶置于定子滑动套内的滑动块,该滑动块与定子座之间由穿过滑动套通槽的防旋转连接螺钉固定连接,该滑动块中心与调节转轴的一端呈螺纹活动连接,自动反馈控制电路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并接于定子绕组输出端,该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接至驱动机构的受控制端。该稳压永磁发电机结构复杂,成本高,其使用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占据空间小,既能给汽车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又能为刹车制动系统提供真空助力能量的带真空泵的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发电机,其技术内容为:
由真空泵、混合励磁系统、发电系统、转子、前端盖、后端盖组成的带真空泵的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真空泵通过螺栓固定在发电机后端盖上,混合励磁系统的数量和发电系统的数量相等并且相互间隔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后端盖内腔中的同一圆周上;
混合励磁系统由电励磁绕组、电励磁绕组铁芯、永磁体、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组成,永磁体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电励磁绕组铁芯的一端,电励磁绕组铁芯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后端盖的内腔中,电励磁绕组缠绕在电励磁绕组铁芯的外圆上,每个电励磁绕组绕线方向一致、匝数相等、电励磁绕组按通入直流电后电励磁绕组铁芯靠近后端盖的一端产生相同极性的方式接直流电源;
发电系统由电枢绕组、电枢绕组铁芯、第三螺钉组成,电枢绕组铁芯通过第三螺钉固定在后端盖的内腔中,电枢绕组缠绕在电枢绕组铁芯的外圆上,每个电枢绕组绕线方向一致、匝数相等,第一个电枢绕组的尾端接第二个电枢绕组的首端、依次类推,最后一个电枢绕组的尾端和第一个电枢绕组的首端作为带真空泵的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发电机的电压输出端;
转子由转子盘、轴、螺母组成,转子盘为法兰盘式结构,周边设有多个转子极,转子极的数量等于永磁体的数量与电枢绕组铁芯的数量之和,转子盘通过螺母固定在轴上,转子盘与永磁体、电枢绕组铁芯的轴向之间有一定间隙,能够相对转动。
工作原理:磁通由永磁体的N极经过气隙到一个转子极再到相邻的另一个转子极,再经过气隙、电枢绕组铁芯、后端盖、电励磁绕组铁芯到永磁体的S极,形成闭合回路,发动机带动发电机皮带轮转动,皮带轮再带动同轴的发电机转子转动,电枢绕组铁芯内的磁通不断变化,使电枢绕组产生电动势,给汽车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转子为法兰盘结构,结构简单,转动惯量小,励磁磁场由永磁体和电励磁绕组共同提供,通过调节电励磁绕组通电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使永磁磁场与电励磁磁场迭加后的磁场可以调节,保证发电机在变转速、变负载工况下输出电压保持稳定,该机既能给汽车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又能为刹车制动系统提供真空助力能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电励磁绕组 2、第一螺钉 3、电励磁绕组铁芯 4、第二螺钉 5、永磁体 6、第三螺钉 7、电枢绕组铁芯 8、电枢绕组 9、后端盖 10、前端盖 11、转子盘 12、螺母 13、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3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离型矩阵变换器及扇区切换软开关方法
- 下一篇: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