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源光网络的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72490.0 | 申请日: | 2013-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3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侃;王彦伟;邓永坚;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44241 | 代理人: | 孙子才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南海大道1019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源 网络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近距离及较远区域内的多用户资源共享型网络,适用机密性要求很高的数据共享传输。
背景技术
目前,云技术在互联网领域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分支,利用互联网为传输手段将资源上传到所谓的“云端”服务器,再利用互联网将“云端”的资源下载到个人用户终端,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整个网络是由全球的用户构成,具有全球性,是最大的资源共享网络。
这种全球性云技术始终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对于全球资源的共享是有绝对优势的,但是这种技术又有先天性不足,保密性不强,容易被黑客攻击,机密数据易丢失。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并不需要这样一种大云端网络支持我们的共享资源型工作,特别是那种机密性要求很高的数据传输和交互,这时就有必要引入区域资源共享型,它独立于互联网之外,机密性得到保障。
对于区域资源共享型网络,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实体云端型,如图1所示,即有实体中央服务器,每个用户均可以向此中央服务器上传与下载资源;另一种为虚拟云端型,如图2所示,即没有实体中央服务器,每一个用户均为本网络的服务器,所有的用户共同承载整个网络的服务器功能。
这两种网络结构是目前最为普遍的区域资源共享网络设计的架构,但是又有局限性,两者共同的缺点是传输载体,目前的区域资源共享型网络的传输载体多为铜线,传输距离受限,对于相距较远区域内用户建立资源共享网络将非常困难;另外,实体云端型需要一个云端(即,中央服务器)才能将所用的资源共享,这便对整个网络的设计与维护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样也会造成成本的上升;虚拟云端型虽不需要一个实体中央服务器,但仍需要一个位于网络中央的交换机,将整个网络内每个用户的拥有资源联接起来,方便彼此的访问与传输。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光互联在互联网及数据中心的大量应用,实体云端型与虚拟云端型网络也引入的光互联的概念,即使用光纤代替铜线以达到远距离组网的目的,为实现光的引入,需要在中央服务器端或交换机端与用户端要进行一次电——光与光——电转换,但是这样将引入更多的光电收发器,而在整个交换机的设计中,光电收发器将为整个网络的成本带来大幅的上升,同时对于光电收发器的维护也将是现网使用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图3所示为引入光互联后的连接示意图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安全网络共享提供一种无源光网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源光网络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合适的用户终端,所有的用户终端为兼具局端的终端设备;
B、设计一个光分路器,所述的光分路器具有至少与步骤A中选择的用户终端数量相同的输入/输出接口,每个输入/输出接口都能接收到任何其它输入/输出接口中输入的信息,每个输入/输出接口都能向任何其它输入/输出接口发送信息;
C、采用光纤通信的方式将所述的用户终端分别与光分路器中的输入/输出接口连接;
D、确定各用户终端之间采用时分复用的通信方式,为每个用户终端确定其发送信息的时隙;
E、给所有的用户终端各分配一个唯一的识别号。
进一步的,上述的无源光网络的设计方法中:当轮到一个用户终端发送数据时;
该用户终端向所有的其它终端都发送数据包,所述的数据包包括发送给所有的用户终端的子包,子包中包括有接收端的识别号;
任一用户终端收到数据包后,开包,只对发送给本用户终端的子包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上述的无源光网络的设计方法中:在所述的数据包中,子包的大小一定。
进一步的,上述的无源光网络的设计方法中:在所述的数据包中,子包的大小根据需要动态带宽分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的共享网络,该网络的每个用户终端都可以通过两级动态带宽分配和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大数据量的传送,即占用其它用户终端时隙。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较为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的实体云端网络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目前的虚拟云端网络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引入光互联后的连接示意图例。
图4为本发明的无源光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分散组建的圆桌式光分路器示意图。
图6为集成设计的圆桌式光分路器示意图。
图7为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包示意图(短突发光包)。
图8为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包示意图(长突发光包)。
图9数据包结构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2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品定位夹紧治具
- 下一篇:一种播放广告的方法及条件接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