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有机铬大麦虫虫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72417.3 申请日: 2013-10-11
公开(公告)号: CN103478724A 公开(公告)日: 2014-01-01
发明(设计)人: 石冬冬;张萍;杜毅峰;刘庆生;马书宇;范志影;田园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德诚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29 分类号: A23L1/29;A01K67/033;A23K1/175;A23K1/18
代理公司: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代理人: 张瑾
地址: 10008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有机 大麦 虫虫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大麦虫虫粉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富有机铬大麦虫虫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铬(Ⅲ)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并具有降血糖功能。当体内缺铬时,胰岛素水平下降,诱发糖代谢、脂代谢紊乱。研究发现补充铬可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糖代谢和脂代谢。三价铬离子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Glucose Tolerance Factor)的活性成分。GTF是以烟酸—三价铬—烟酸为轴心,谷氨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为配体的物质。单纯的铬离子没有生物学活性,动物体内的铬几乎都是三价铬,但其合成GTF的功能很差,补充的无机铬(如CrCl3)向GTF的转变很慢,与无机铬(吸收率很低,0.4%-3%)相比,GTF形式的铬更容易被吸收(吸收率为10%-25%),并具有较高的生物学利用率。由于GTF制备难度较大,因此,目前在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辅助降血糖功能食品的功效成分和营养素补充剂是人工合成的吡啶甲酸铬、叶酸铬,水苏糖铬等简单的有机铬制剂。但是由于不同的有机铬产品的毒副作用和生物效价差别很大,有报道证实,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的有机铬—吡啶甲酸铬会产生DNA毒性、细胞毒性和生殖毒性,其安全性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降血糖活性好、安全性高的新型有机铬配合物的研究仍是当前重要课题之一。

利用啤酒酵母生产的酵母铬是目前市场上销量最高的经生物转化后的有机铬。酵母细胞有生物转化的能力,加入的铬并非物理吸附在细胞表面,而是发生了有机的生物转化。然而,检测结果显示,富铬酵母中仍有超过15%的铬以无机铬的形式存在,如果大量食用此类制品仍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大麦虫是拟步甲科的昆虫,是我国新开发的新型养殖昆虫,是非常优质的蛋白源及油脂源。大麦虫幼虫虫体对天然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定向富集的能力。本发明拟利用昆虫对市售的有机铬添加剂进行进一步的生物转化,使三价铬与昆虫体内的氨基酸相结合,形成了最易于人体吸收的形式。另外,经过冷冻干燥,低温压榨,超微粉碎后的昆虫粉,不仅其中有机配合铬的构象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其中还富含游离氨基酸、水溶性蛋白质、甲壳素等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变性程度低,粉碎后各种营养物质的颗粒度极小,更利于消化吸收,对糖尿病人具有显著的保健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利用率高于现有市场产品的富有机铬大麦虫虫粉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富有机铬大麦虫虫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将富有机铬大麦幼虫按体长分级筛选后,分别将不同等级的活虫经80-95℃的去离子水清洗2-5min,以去除污物并使得大麦虫幼虫不能爬行;

2)冷冻干燥:将清洗后的富有机铬大麦虫幼虫按照1-5cm的厚度铺放在托盘上,然后放入-20-80℃下冷冻,冷冻1-2小时后,取出放入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脱水处理20-40小时,干燥脱水后的大麦虫幼虫的含水量为3%-5%,并利用塑料密封袋封存后在0-5℃的温度下储存;

3)低温压榨:

3.1)预加热:将储存的富有机铬大麦虫幼虫铺放在微波干燥机的传送带上于50-80℃进行预加热2-7分钟; 

3.2)液压压榨:将预加热后的富有机铬大麦虫幼虫迅速填充入液压榨油机的腔体内,加压提取2-15min;

4)超微粉碎:将液压压榨后腔体内的脱油虫体取出静置,待温度降至常温,先用粉碎机将其制成5-10目的细小颗粒,之后再将其放入碾压轮转速为350-480转/分钟、气旋风机频率为5-40HZ的调频碾压气旋式超微粉碎机中进行超微加工,以制成400-500目的超微虫粉。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步骤1)所述富有机铬大麦幼虫按体长分级为两级10-12cm及 12-15cm。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养殖富有机铬大麦虫幼虫通过以下的具体步骤获得:

1)当养殖的大麦虫幼虫虫龄达到60日龄后,开始饲喂富铬饲料,养殖4周后即得到所述富有机铬大麦虫幼虫;其具体养殖条件如下:养殖温度为25℃-27℃,相对湿度为65-75%,整个养殖室无阳光直射,20-40W的日光灯照射,照射时间为8小时/天;养殖密度:幼虫养殖在养殖盒中,其中幼虫的密度为4-6 头/cm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德诚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德诚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2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