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猴头菇蜜饯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2285.4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3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金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3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猴头菇 蜜饯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猴头菇蜜饯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猴头菇有山珍之称,是一种高档的食、药两用菌。它可医治消化不良、胃溃疡及神经衰弱等疾病。猴头菇深受人们的青睐,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食物的口味越来越注重。长久以来猴头菇作为菜肴,而不能即食。蜜饯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但味道香甜,且方便即食。如果把两者结合则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目前市面还未有此类的食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猴头菇蜜饯加工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一种猴头菇蜜饯加工工艺,选形态正常,色泽洁白或微黄,无霉变,无斑疤伤的鲜猴头菇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其加工工艺如下:
(1)在锅中放入清水,再加入适量柠檬酸,将猴头放入煮沸5~6分钟,捞起,迅速用冷水冲凉;
(2)配制含焦亚硫酸钠0.2%的溶液,并加入适量的氯化钙,待溶化后放入菇体,浸制6~8小时,捞起用清水漂洗干净;
(3)按菇体轻重,加入40%的白糖进行腌制,24小时后,滤取糖液,加热至沸,并调整糖液浓度达50%,糖液淹没菇体,继续腌渍24小时;
(4)菇体连同糖液倒入锅中,加热煮沸,并逐步加入糖及适量转化糖液,将菇体煮至有透明感,糖液浓度达60%时,然后将糖液同菇体倒入浸渍缸内,经浸泡后捞起沥干糖液;
(5)经沥净糖液的菇体放入盘中,摊平,送入烘房,在60~65℃温度中烘烤8~10小时,菇体水分含量降至24%~26%,取出烤盘,经回潮16~24小时后进行整形,用手工将菇体压成扁圆形菇片,再送入烘房中进行第二次烘烤,温度控制在55~60℃,烘6~8小时,含水量降至17% ~19%,经回潮处理即可包装。
本发明有益效果:味道香甜,口感好,满足了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加工工艺简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选料和处理。选形态正常,色泽洁白或微黄,无霉变,无斑疤伤的鲜猴头菇为原料。菌丝不超过0.8厘米,直径不大于5厘米为最佳。收后切去根蒂,清除粘附在菌刺上的碎屑和杂质,立即浸入2%食盐水中,要尽快加工。
热烫。在锅中放入清水,再加入适量柠檬酸,将猴头放入煮沸5~6分钟,捞起,迅速用冷水冲凉。对个体较大的要进行适当切分,使菇体均匀,并剔除碎片及破损严重的菇体。
药液浸制。配制含焦亚硫酸钠0.2%的溶液,并加入适量的氯化钙,待溶化后放入菇体,浸制6~8小时,捞起用清水漂洗干净。
腌制。按菇体轻重,加入40%的白糖进行腌制。24小时后,滤取糖液,加热至沸,并调整糖液浓度达50%,趁热倒入缸内,糖液淹没菇体,继续腌渍24小时。
加热浓缩。菇体连同糖液倒入锅中,加热煮沸,并逐步加入糖及适量转化糖液,将菇体煮至有透明感,糖液浓度达60%以上时,然后将糖液同菇体倒入浸渍缸内,经浸泡后捞起沥干糖液。
烘烤。经沥净糖液的菇体放入盘中,摊平,送入烘房,在60~65℃温度中烘烤8~10小时。如菇体水分含量降至24%~26%时,取出烤盘,经回潮16~24小时后进行整形,用手工将菇体压成扁圆形菇片,再送入烘房中进行第二次烘烤。温度控制在55~60℃,约烘6~8小时,含水量降至17% ~19%,用手摸不粘手时即可出烘房,经回潮处理即可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金,未经李文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22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蜜蓝莓果干
- 下一篇:一种利湿退黄的凉茶组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