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械式定时阀门的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2181.3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2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阮迪荣;阮泽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迪荣;阮泽凯 |
主分类号: | F16K31/53 | 分类号: | F16K31/53;F16K31/4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商旭东 |
地址: | 3153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械式 定时 阀门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如何实现阀门定时关闭的技术,主要应用于燃气管道的阀门。
背景技术
气体燃料在家庭应用上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最为人们所重视的问题即安全问题,多年,人们把防范的重点放在燃料泄漏上,然而关注多年来所发生的事故反现,大多因阀门忘记关闭导致。针对这一问题,近年已有具有定时功能的阀门出现,但多采用电子式定时器,但因价格偏等原因,并未在家用上普及。而且其最大缺点是,当电池失效时,定时功能随之失效。对于容易忘记关闭阀门的用户来说,要求其按时更换电池,显然不容易做到。如不及时更换电池,定时阀门岂不形同虚设。
此外,电子式定时器中电子元件可靠性低,容易损坏失效或受到干扰出错,而且电子元件怕水。因此电子式定时阀门可靠性很低。
机械式定时器,主要由定时机构和擒纵调速机构两部分组成,定时机构由发条(下称计时发条)作为原动力驱动主轴回转,由凸轮作为触发机构触发执行机构在定时结束时动作,定时器凸轮一般单独装配在凸轮轴上,凸轮轴与主轴通过齿轮传动,对于主轴定时范围不超过一周的定时器来说,定时器凸轮也可以直接装配在主轴上。
定时手柄一般装配在主轴上,也有部分定时器另设一个定时轴,定时轴上装配定时手柄,定时轴与主轴通过齿轮传动。
擒纵调速机构与钟表的结构原理相同(参见天津大学精仪系计时教研室编著的《机械计时仪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天津,1980。陈昌山编著的《手表结构原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80),由摆轮游丝机构产生固定频率的摆动,通过擒纵叉将摆动传递至擒纵轮,由擒纵叉端部的两个叉瓦或圆柱销钉交替作用控制擒纵轮的转速(摆轮每摆动一次,擒纵轮转动一个齿的角度),擒纵轮的转动由调整机构的终端调速轮通过齿轮组带动。终端调速轮与主轴通过棘轮机构(内啮合式棘轮机构)配合,主轴回转时两者联动(棘爪与棘齿啮合),擒纵叉对擒纵轮的控制最终体现在对主轴回转转速的控制上。通过手柄向发条蓄力方向旋转主轴,主轴带动凸轮转离触发相位。放开手柄,定时开始。发条驱动主轴在擒纵调速机构限制作用下缓慢回转,直到凸轮回归到触发相位,定时结束,执行机构由凸轮触发动作。
定时器凸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圆周带凸起部的常见盘式凸轮,一种是圆周上带凹口的圆盘结构。第一种是通过凸起推动执行机构完成动作,凸轮直接做为执行动作的动力源,通常用于执行机构需要的推动力较小,且执行机构动作简单的场合,如触发接触式开关。第二种是通过凹口解除对执行机构的限制,由执行机构自行完成动作,一般用于执行机构完成执行所需的动力较大或者执行动作较复杂的场合,如闹钟的定时机构的凸轮即为圆周上带凹口的圆盘结构,凹口的作用在于解除对闹钟撞锤的摆动限制。
目前市场上存在有用于燃气管道上的采用机械式定时器的阀门,但是在阀门打开动作机构上,设计不合理,一般将开阀门与设定时分离开来,设置两个手柄分别用于打开阀门和设定时,这种结构不仅给用户操作带来不仅,而且还不可避免地,有些用户会在使用阀门时,只打开阀门,而不设定时,导到定时阀门的定时功能形同虚设,起不到防范危险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将打开阀门的动作与设定定时的动作关联起来的传动机构,实现打开阀门时强制开启定时的效果。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机械式定时阀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通过正转与反转运动打开或关闭阀门的转轴、用于转轴与定时器主轴有限联动的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相对于转轴具有一个自由转动角,所述扇形齿轮的有效啮合角(扇形齿轮与上级齿轮从一侧啮合开始转动到从另一侧脱位结束所转过的角度)不小于所述转轴的开、关阀门的相位差角(转轴从阀门开转动到阀门关所转过的角度),且不大于扇形齿轮相对于转轴的自由转动角。扇形齿轮复位机构推动脱位的扇形齿轮靠向与其连接的齿轮(后面提到的第一齿轮)。
调整扇形齿轮与转轴的相位关系,使当扇形齿轮在正转方向上脱位时,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且扇形齿轮相对于转轴的自由转动角在其反转方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迪荣;阮泽凯,未经阮迪荣;阮泽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2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机的改良型浓泥式掘进工法
- 下一篇:一种薄煤层采煤机滚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