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胶提纯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71243.9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9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伟;张兆明;吕明;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明 |
主分类号: | A23L1/076 | 分类号: | A23L1/076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董尚风 |
地址: | 26467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胶 提纯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产品的提取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蜂胶的提纯工艺。
背景技术
据中国养蜂协会统计,目前,国内蜂胶传统提纯基本采用如下流程:原料蜂胶先用乙醇浸出提取法,分离过滤其中的蜂蜡、蜂尸、木屑和泥沙等,再经过蒸馏回收乙醇,最后加工成精制蜂胶。其中过滤流程采用板框过滤,过滤料液只能是浸提上清液,下层沉淀物中残留蜂胶成分较多,采用这种传统工艺提纯的蜂胶,提取率最多只能达到25%,纯度最多只能达到95%,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20%,铅、砷、汞等重金属残留的较多,耗时较多,生产效率较低,为下一步蜂胶的深加工带来功效成分的降低和食用安全上的隐患,并且生产成本较高。
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提纯技术是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但是超临界CO2萃取蜂胶技术存在投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缺陷,产业化进程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超临界萃取设备投入大,一套设备价值上百万,一些资产少、场地少的商家无力投资。另外,因蜂胶的热敏性黏性胶状物的特性,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容易结块、板结,导致超临界CO2流体不能与发生板结的蜂胶充分接触,使超临界CO2由弥散式通过萃取物料的形式变成通道式通过萃取物料,同时造成流动阻力不等,发生流体流动短路,CO2流体大部分从阻力小的地方流过,产生沟流现象,大范围降低与萃取物料的接触面积,造成萃取效率下降。物料板结和沟流短路是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技术瓶颈。
可见,国内传统提纯工艺和国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寻找高效、安全、节能的提纯方式,成为蜂产品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目前国内外蜂胶提纯工艺存在的上述局限性,提供一种新的高效、安全、节能的提纯工艺。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 将蜂胶原料进行酒精调配,使用胶体磨进行超微粉碎,粒度为1-5μm;现有技术一般采取的是将蜂胶原料进行冷冻处理,然后使用破碎机进行粉碎,粒度较大基本在75μm-150μm,且粉碎后的蜂胶原料随着温度、湿度的升高有可能再次聚合成块,影响下一步酒精浸提的效果;本发明使用胶体磨进行超微粉碎,粒度可达到1μm,且粉碎后的蜂胶原料直接溶解到酒精中,不能溶解的部分悬浮于胶状体中,不会再次聚合,大大提高了下一步浸提的效果;
2) 再次进行酒精调配,浸提20天,沉淀去除杂质;
3) 使用板框过滤器过滤,二次沉淀去除杂质;
4) 在80℃温度下减压浓缩,回收酒精;
5) 成品罐装、检测。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1)步骤中的粒度为2μm。虽然理论上粒度越小,浸提效果越好,然而粒度小于2μm存在效率的降低和成本的上升,在经济上是不可取的。
作为优选方案,在3)步骤后使用硅藻土过滤器超过滤,滤层厚度为2.5-4mm;本领域内首次采用硅藻土作为过滤介质,不仅能大大提高蜂胶的纯度,而且由于硅藻土具有强力的吸附作用,可吸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4)步骤中的滤层厚度为3mm。虽然理论上滤层厚度越大,纯度效果和吸附有害污染物的能力越好,然而厚度大于3mm存在效率的降低和成本的上升,在经济上是不可取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显著提高蜂胶原料的利用率,提高蜂胶提取物中功效成分(总黄酮)含量,提高蜂胶提取物的纯度,降低蜂胶提取物中铅等有害污染物残留量,并可降低设备投入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将蜂胶原料333kg均分为三组并分别编号为FM007、FM008、FM009,分别进行酒精调配,使用型号为JTM-L130的昊星胶体磨进行超微粉碎,达到粒度2μm;再次进行酒精调配,浸提20天,沉淀去除杂质;使用板框过滤器过滤,二次沉淀去除杂质;在80℃温度下减压浓缩,回收酒精;得到重量如下表格的成品。
对比例1,将蜂胶原料333kg均分为三组并分别编号为FM001、FM002、FM003,进行冷冻处理并使用型号为DFY-200C的晶晶高速万能粉碎机进行粉碎,所能达到的粒度为100目即150μm,进行酒精调配,浸提20天,沉淀去除杂质;使用板框过滤器过滤,二次沉淀去除杂质;在80℃温度下减压浓缩,回收酒精;得到重量如下表格的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明,未经吕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12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