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可靠性二次优化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71229.9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9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思谋;何后裕;蔡秀雯;王毅峰;林明熙;许杭海;王彦铭;李小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林天凯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供电 可靠性 配电网 二次 优化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评估模型,特别是一种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可靠性二次优化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系统是联系电源与用户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供电可靠性与用户有着直接关系。随着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的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配电系统具有元件多、结构繁杂的特点,如何快速准确的进行可靠性评估,确定网络薄弱环节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目前,配电网可靠性规划建模及分析方法主要有灵敏度分析法、最小路算法和最小割集算法。灵敏度方法每次计算只能分析局部参数变化引起可靠性指标的变化大小,并没有深刻揭示元件对系统整体可靠性的影响程度,且分析不同参数变化时需要进行大量重复计算。最小路算法和最小割集算法在计算过程中通过记录每个元件对负荷点可靠性指标的贡献来分析元件对负荷点可靠性的影响,但求解最小路算法或最小割集算法以及进行不交化处理需要较大的计算量和节点存储开销,而这些模型也难以表示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间的条件依赖关系,不能灵活的进行信息传播和各类假设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计算可靠性二次优化评估指标的,对系统进行可靠性的二次优化评估的,识别配电系统可靠性的薄弱环节的,能提高系统可靠性水平的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网可靠性二次优化评估方法。
一种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网可靠性二次优化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面向供电可靠的配网可靠性二次优化评估模型,通过对系统模型从系统层开始向上推理,可以识别系统可靠性的薄弱环节,进行配电系统可靠性二次优化评估,该评估方法从后验停运概率指标和停运频率影响度指标量化表示元件或元件组合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程度,所述的评估模型包括有最小隔离区子模型、故障区域影响子模型及负荷区域统计子模型,所述的子模型及评估模型均采用双层同构结构,双层是指模型包括概率层和频率层两层,分别用于计算停电概率指标和停电频率指标;“同构”是指概率层和频率层的图形结构相同,存储模型时一层图形结构可以对应两层数据,
所述的最小隔离区R中包含i个元件C1和C2...Ci,其中i=1...n,在最小隔离区子模型概率层中,用小写字母c1,c2...ci分别表示元件C1,C2...Ci的状态,r表示最小隔离区R的状态,c1,c2...ci,r为其状态变量:“0”表示正常,“1”表示故障,“2”表示计划检修,c1,c2...ci的先验概率分布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12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信息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负载改性TiO2的光催化陶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