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底架端部防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0927.7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5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玺;顾玉林;田洪雷;田爱琴;刘玉文;丁叁叁;梁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B61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底架 端部防撞 结构 | ||
1.一种轨道车辆底架端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爬器、吸能部件、止挡梁及端部承载框架,所述止挡梁固定在所述端部承载框架的前端,所述防爬器和所述吸能部件固定在所述止挡梁上,所述端部承载框架固定在底架的前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端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承载框架包括两侧的边梁、中间的牵引梁,在所述边梁与所述牵引梁之间横向设置多根横梁,所述止挡梁固定在所述边梁及牵引梁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端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梁为一平板结构,所述止挡梁竖向固定在所述端部承载框架前端,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端部承载框架的边梁固定连接,其中部与所述端部承载框架的牵引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端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挡梁的顶部固定连接一上翼板,在所述止挡梁的底部固定连接一下翼板,所述上翼板、下翼板及止挡梁组成一槽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端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挡梁与所述端部承载框架之间设置槽形的加强纵梁,所述加强纵梁的前端与所述止挡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纵梁的后端与所述端部承载框架的横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端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挡梁的两端各设置第一补强梁,所述第一补强梁为向外突出的C形结构,其前端与所述止挡梁固定连接,其后端与所述端部承载框架的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补强梁的上部与所述所述端部承载框架的边梁固定连接,其下部与所述加强纵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端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挡梁与所述端部承载框架的边梁连接处设置第二补强梁,所述第二补强梁与所述边梁形成口形箱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端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爬器为一个圆形管,所述圆形管的后端与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止挡梁上,所述圆形管的前端与防爬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端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部件为长方形碰撞管,所述碰撞管的后端与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止挡梁上,所述碰撞管的前端固定连接防撞板,所述碰撞管内部填充吸能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端部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部件的长度大于或等于6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09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