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檫树种子促萌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0374.5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0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栗宁宁;鲁仪增;韩庆军;谭好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栗宁宁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种 萌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子促萌发方法,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山东地区种植培育的檫树种子促萌发方法。
背景技术
檫树是一种良好的城市用观赏树、行道树,树形挺拔,树姿优美,秋叶红艳,可观花、观果、观叶。近年来研究表明,檫树抗污染能力较强,尤其是对二氧化硫、氟化氢和氯气抗性良好。檫树主要用种子繁殖,但檫树种子具有休眠期长,发芽不整齐,2~3年才能全部发芽出土的特点。故播种前要浸种催芽,目前的通用方法是:播种期在2~3月中旬,播种前应用1份开水与1份冷水混合,进行浸种1h,再用稻草盖好保温催芽,温度保持在20-30℃。定时翻动拌匀,加淋40℃左右的热水,4-5d种子露白,宜选露白种子在2月中旬播种。经过上述方法催芽的种子发芽可提早15d左右,但是最高发芽率仍然在60%~80%之间,保存1年以内的种子发芽率不到50%,依旧存在种子萌发时间不统一、种子发芽率难以有效大幅度提高等问题,限制了檫树遗传育种和生产应用。因此,解除檫树种子休眠促进其萌发的方法对檫树种质资源保藏与利用、檫树草地建设、檫树产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但是由于檫树种子休眠期长,发芽不整齐的原因多样,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皮透气性差和存在发芽抑制物质两个方向上:檫树种皮结构致密,透气性、透水性均差;发芽抑制物质在种胚内,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通过种皮外渗消散;种皮在延迟萌发上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限制氧气的穿透而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另一方面阻碍发芽抑制物质的外渗消散。但上述研究结果均不能解释发芽不整齐的现象,应用H2O2破坏发芽抑制物质,GA3(赤霉素)促进细胞生长,虽然可以提高萌发率,但是仍不能解决发言不整齐的问题,而且需要在之前低温(5℃)层积240d解除种子休眠,不适合实际生产大规模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檫树种子深休眠、发芽慢、出苗率低的特性,提供一种檫树种子促萌发方法,能促进檫树种子的萌发,获得较高的发芽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檫树种子促萌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碱化浸种处理:30℃下,1000ml的清水中搅拌下加入NaHCO3,使该溶液的pH值调整为8.2~8.5,应用该碱液浸泡预处理种子2h;
(2)振荡减压富氮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檫树种子放入密封的恒温清水水浴培养振荡器中,抽出部分空气,加入氮气,降低气压,达到气压为0.06~0.07MPa,氮气含量为85%~90%时,开始振荡处理,振荡处理温度30~40℃,振荡转速10~20r/min,时间0.5h,打开气阀充分换气,直至振荡器内气体为常压空气,保持震荡12h;
(3)催芽处理:将步骤(2)得到的檫树种子15℃清水清洗、自然干燥,稻草盖好保温催芽,温度保持在20℃,湿度保持在40%,保存5天。
休眠是生活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种子在有利生境中“正确”的时间萌发不仅有利于幼苗存活,而且可以使一个物种能够成功定居并且长期保持其种群。发明人研究发现,檫树种子休眠期长,发芽不整齐的原因在于其部分种子在适宜条件下仍保持休眠状态,也即同批次种子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会一次完全萌发,该种推迟萌发现象通过时间上的扩散来降低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成过程中的死亡风险,保持种族延续,这是一种自然进化中出现的可避免种群灭绝的、谨慎的萌发对策。现有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皮透气性差和存在发芽抑制物质两个方向上:檫树种皮结构致密,透气性、透水性均差;发芽抑制物质在种胚内,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通过种皮外渗消散;种皮在延迟萌发上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限制氧气的穿透而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另一方面阻碍发芽抑制物质的外渗消散。
而发明人的研究发现这种因素依据的物质基础是种皮物理结构的差异性,显微镜下檫树种子种皮切片显示,种皮内存在多条孔道,部分孔道内有团块样填充物。组织切片统计,同批次种子同时间点的团块样填充物反应点数量差异较大(P<0.05),同批次种子随时间点的推移团块样填充物反应点数量逐渐减少(P<0.05),单体种皮水浸泡前与断面蜡封水浸泡1小时后、断面蜡封草木灰溶液浸渍1小时后比较,组织切片统计显示填充物反应点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据该基础实验研究结果推论出:该种孔道内团块样填充物是影响发芽抑制物质通过种皮外渗的因素,且同批次种子内团块样填充物含量的不同是造成发芽不整齐的原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栗宁宁,未经栗宁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03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新型动力系统的六轴水泥土搅拌桩机
- 下一篇:多轴水泥土搅拌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