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治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宫颈癌的微小RNA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70087.4 | 申请日: | 2013-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0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燕云;徐丛剑;林琳;黄泓;蔡青青;张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A61K48/00;A61P35/00;A61P31/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治 乳头 病毒感染 宫颈癌 微小 rna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小RNA,尤其是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人乳头瘤毒感染以及人宫颈癌的微小RNA。经实验证实,本发明中的微小RNA可以直接靶向细胞内的人乳头瘤病毒E6基因,下调其表达,并最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进一步,所述的微小RNA可制备预防和治疗人乳头瘤毒的感染以及由该病毒所引起的宫颈癌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人乳头瘤毒感染以及人宫颈癌的微小RNA。
背景技术:
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将近50万的宫颈癌新发病例,超过27万妇女死于该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出现年轻化趋势,死亡率也有回升的趋势。因此,研发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靶点刻不容缓。
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 virus,HPV)是一种无包膜双链环状DNA病毒,其基因组全长约7200-8000bp,编码6个早期蛋白(E1,E2,E4,E5,E6,E7)和两个晚期蛋白(L1和L2)。根据致癌危险性,分为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前者与宫颈癌及重度癌前病变相关,后者则引起生殖道疣等良性病变。现已明确,高危型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直接病因和首要病因。国内外经过长期、大规模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超过99%的宫颈癌样本存在HPV病毒感染,其中,HPV16为主要感染型别。HPV病毒感染宫颈组织后,通常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期、缓慢的过程,一般为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组织才会出现癌变。因此,在这个长期持续的HPV感染过程中,寻找抗HPV感染及其病毒癌基因的靶点,可以阻断HPV持续感染以及组织癌变,是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关键。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19~25nt的单链小分子非编码RNA,通常与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结合,有时也可与5‘非翻译区或编码区结合,降解靶基因mRNA或抑制其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负向调控基因表达。miRNA广泛存在于从植物、线虫到人类的细胞中,参与调控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截止目前,miRBase数据库中收录各物种中已发现的成熟miRNA共达21264个,其中在人类中发现并已经得到实验证实的有2042个(Release19:August2012)。近年的研究显示miRNA与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其可充当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角色,在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浸润及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miRNA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从2005年至今,有多条人类细胞miRNA被报道可直接靶向攻击外源性致病病毒,调控病毒基因的表达,如:miR-196、miR-448抗HCV病毒;miR-199a、miR-210、miR-125a抗HBV病毒;以及一系列miRNAs抗HIV、H5N1、H1N1病毒等。这种作用模式被证实在机体抗病毒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miRNA的内源性及相对安全性,利用其靶向攻击外源性病毒这一特性开发相应的药物或方法,可以模拟机体抗病毒免疫,为预防和/或治疗病毒感染诱发恶性疾病(如丙型肝炎、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带来了新的契机。
然而,宫颈癌作为与病毒感染明确相关的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文献报道某种miRNA可以直接靶向HPV病毒、调控HPV病毒基因的表达。尚未见任何一种人类miRNA应用于抗HPV病毒。而阻断HPV持续感染恰恰是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关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背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用于由HPV感染及宫颈癌的治疗靶点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人乳头瘤毒的感染以及由该病毒所引起的宫颈癌的微小RNA核酸序列,具体为:5’UAUACCUCAGUUUUAUCAGGUG3’。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小RNA可以靶向人乳头瘤病毒E6基因的第209-231nt,所述第209-231nt的序列为:5’CAGTTACTGCGACGTGAGGTATA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0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与激素类药物的联合应用
- 下一篇:订单匹配控制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