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扁浮球方阵式海浪发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67779.3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4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王天泽;张月静;赵义鹏;赵东哲;南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津天阳激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扁浮球方 阵式 海浪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属于海洋开发与发电工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海浪发电,是近年来的热点。
海浪发电机把海浪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入电网,生态而环保。
海洋能量的实用的技术与产品很少见。
海洋风暴,威力巨大,同时也极具破坏力,但是大多时候,平缓浪涌的范围更广,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扁浮球方阵式海浪发电机,利用海面波涌发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浮球方阵式海浪发电机,主要包括浮球方阵,永磁发电机,整流器与逆变器等。
方案一,设置扁浮球。
在海面设置9个扁浮球的3×3的方阵,还可以增加设置多个扁浮球,扁浮球将随着浪涌上下起伏,左右摆动,获得海洋能量,本方案仅以3×3的方阵为例,还设置一个电器浮箱。
方案二,设置永磁发电机
在每个扁浮球下面设置安装永磁发电机,一横排的永磁发电机的轴互相平行布置,一横排的中间的扁浮球下设置安装2个永磁发电机,设置连杆,连杆两端设有同向轴孔,一横排临近的两个永磁发电机的轴分别安装在连杆两端孔中,形成“永磁发电机轴的连杆连接结构“,形成一横排3个扁浮球、4个永磁发电机靠2个连杆联成一串的第一横排阵列结构,一共设置3个横排阵列,按3×3的方阵布置,第一横排与第二横排之间的连接,依然采用前述“的永磁发电机轴的连杆连接结构方式连接,其中,纵向连接连杆的方向是与连杆连接方向垂直,纵向永磁发电机垂直固定在横向永磁发电机的下面,形成永磁发电机垂直交错固定结构,纵向也是两个连杆,同时纵向连接的永磁发电机采用平行叠加固定结构,从而形成扁浮球的3×3的方阵结构,设置电缆将全部永磁发电机连接传输到电器浮箱中的整流器中。
浪涌托动扁浮球上下起伏,带动连杆摆动,连杆摆动带动永磁发电机的轴转动,而产生电流输出。
方案三、设置蓄电瓶与交流逆变器
在电器浮箱中依次设置有整流器、蓄电瓶与交流逆变器,在扁浮球与电器浮箱之间设置连接链连接,在整流器与蓄电瓶之间设置电缆连接,在蓄电瓶与交流逆变器设置电缆连接,交流逆变器上设置发电输出电缆。
来自于永磁发电机的电流经整流器后变成直流输出,经电缆传输到蓄电瓶中储存同时经电缆连接传输到交流逆变器中,经交流逆变器转换输出交流电,经发电输出电缆输出电能,永磁发电机发电是有波动的,蓄电瓶可以储存直流电能,平缓波动。
方案四,设置锚链
为使这种扁浮球方阵式海浪发电机定位于海上,设置锚链,锚链的一端连着扁浮球,另一端连着锚,抛锚于海底,一方面定位,另一方面,它使这种扁浮球式海浪发电机不随波逐流,而强制它迎浪起伏,涌动发电。
以上方案综合形成了一种扁浮球方阵式海浪发电机。
本发明的核心内容:
设置扁浮球的3×3的方阵,在每个扁浮球下面设置安装永磁发电机,每一横排的永磁发电机的轴互相平行布置,每一横排的中间的扁浮球下设置安装2个永磁发电机,设置连杆,连杆两端设有同向轴孔,一横排临近的两个永磁发电机的轴分别安装在连杆两端孔中,形成“永磁发电机轴的连杆连接结构“,形成一横排3个扁浮球、4个永磁发电机靠2个连杆联成一串的第一横排阵列结构,如此,一共设置3个横排阵列,按3×3的方阵布置,第一横排与第二横排之间的连接,是纵向连接,依然采用前述“的永磁发电机轴的连杆连接结构方式连接,其中,纵向连接连杆的方向是与横向连杆连接方向垂直,纵向永磁发电机垂直固定在横向永磁发电机的下面,形成永磁发电机垂直交错固定结构,纵向也是两个连杆,同时纵向连接的永磁发电机采用平行叠加固定结构,从而形成扁浮球的3×3的方阵结构,设置电器浮箱,在这个电器浮箱中依次设置有整流器、蓄电瓶与交流逆变器,在扁浮球与电器浮箱之间设置连接链连接,再设置电缆将全部永磁发电机连接到电器浮箱中的整流器中,在整流器与蓄电瓶之间设置电缆连接,在蓄电瓶与交流逆变器设置电缆连接,交流逆变器上设置发电输出电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津天阳激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津天阳激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7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