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动器促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5975.7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1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曹戬;姚孟军;吴华锋;余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1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器 促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器,特别涉及有一种制动器促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器是指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其中也包括辅助制动系统中的缓速装置。汽车所用的制动器几乎都是摩擦式的,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鼓式制动器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为制动鼓,其工作表面为圆柱面;盘式制动器的旋转元件则为旋转的制动盘,以端面为工作表面。
钳盘式制动器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制动,动作起来就好像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停下来一样。 钳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能适应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
目前对于气压浮动钳盘式制动器,一般采用带有扇形滚针轴承的促动机构,该促动机构使用润滑脂润滑,但是扇形滚针轴承结构复杂,制造装配困难,由于是线接触,造成机构中都是线接触,接触应力较大,促动机构的推力臂表面加工后需要磨削,相关零件的加工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免维护且制造方便的制动器促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动器促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钳体、左摩擦片、右摩擦片、转轴总成、压力座和推力臂;
钳体设置在支架上,钳体和支架之间通过水平导柱、导套连接;钳体内置左摩擦片和右摩擦片,左摩擦片与钳体连接固定;
钳体的右侧部具有一个促动腔体,腔体内置有转轴总成、压力座和推力臂,转轴总成的内端与右摩擦片连接,转轴总成外的转轴上套装与转轴垂直的压力座,推力臂一端设置驱动气缸,另一端抵住压力座的侧面;
推力臂抵住压力座的一端为外弧面,压力座与推力臂接触的一端为与外弧面相配的内弧面,所述压力座内弧面底部设置若干孔,孔内镶嵌石墨棒。
优选的,所述孔为腰型孔,各腰型孔沿压力座长轴方向分布并平行排列,且腰型孔的延伸方向与腰型孔的排布方向垂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推力臂与压力座采用面接触,使表面接触应力显著下降;制动器推力臂表面加工后不需要进行磨削;制动器压力座表面加工有装配石墨棒的多个孔,石墨棒装在制动器压力座上的孔内,采用石墨棒做固体润滑,防止润滑剂干涸之后引起的运转不良,实现免维护;由于在运动过程中,两个相关零件只有相对滑动,且速度不高,石墨润滑剂损失较小,可以实现长时间连续工作。操纵结构简单,装配便利,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制动器促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制动器促动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压力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本发明中压力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制动器促动装置结构,包括支架1、钳体2、左摩擦片3、右摩擦片4、转轴总成5、压力座6和推力臂7;
钳体2设置在支架1上,钳体2和支架1之间通过水平导柱、导套9连接;钳体2内置左摩擦片3和右摩擦片4,左摩擦片3与钳体2连接固定;
钳体2的右侧部具有一个促动腔体,腔体内置有转轴总成5、压力座6和推力臂7,转轴总成5的内端与右摩擦片4连接,转轴总成4外的转轴上套装与转轴垂直的压力座6,推力臂7一端设置驱动气缸,另一端抵住压力座6的侧面;
推力臂7抵住压力座6的一端为外弧面,压力座6与推力臂7接触的一端为与外弧面相配的内弧面,压力座6内弧面底部设置若干孔,孔内镶嵌石墨棒8。
作为本发明更具体的实施方案:
所述的孔为腰型孔,各腰型孔沿压力座长轴方向分布并平行排列,且腰型孔的延伸方向与腰型孔的排布方向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59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燃耐火船用电缆绝缘橡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抗静电的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