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离子色谱测定卷烟烟气中氨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5286.6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2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晨;张华;庄亚东;刘献军;曹毅;朱怀远;朱莹;王珂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210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离子 色谱 测定 卷烟 烟气 含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离子色谱测定卷烟烟气中氨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中式卷烟”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家局及时将“降焦减害”调整为“减害降焦”,重点减害,稳步降焦。目前在烟草和烟气中已经鉴定出的化合物共有5000种,但是有害和致癌的成分仅仅占极小的一部分。
HOFFMANN和HECHT在1991年公布了“43种成分”名单,到2001年HOFFMAN名单公布了69种有害成分。1998年,加拿大政府公布了卷烟主流烟气中46种有害成分名单。我国在“卷烟危害性指标体系研究”基础上,首次确定了7项对卷烟主流烟气危害性影响最大的有害成分指标:CO、HCN、NNK、NH3、B[a]P、苯酚、巴豆醛。过量的氨不仅使卷烟吃味强度变大,而且产生刺激和辛辣味,引起吸烟者喉部出现收缩作用。因此降低卷烟烟气中氨释放量对改善卷烟品质,降低卷烟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烟草行业已经建立了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主流烟气中氨含量的行业标准方法YC/T377—2010(该标准方法与CN102012418A方法相同),但是该方法与CN102012418A中氨待测液中的氨含量不稳定,氨在萃取液里的总量会不断上升,从而不利于测定出准确的氨值,更不利于卷烟的减害降焦。因此如何准确测定烟气中的氨含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问题最关键是如何使样品溶液中的氨含量保持稳定,以减少实验误差。近年来行业内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些研究主要侧重于应用新型的色谱分析柱改善氨和甲胺的分离以降低氨检测的干扰,例如应用CS16色谱柱并在高温条件下氨和甲胺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度以满足定量分析,但是氨的待测液仍然不稳定;一些研究应用流动分析仪分析主流烟气中的氨,但是该法同样未能解决氨待测液的稳定性;此外,有些研究也探讨稳定氨待测液的方法,例如施文庄等通过应用石石墨化炭黑净化待测液可以提高待测液中氨的稳定性,但是该法操作相对繁琐。申请号为20121036307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氨的方法,其根据氨与茚三酮显色反应的选择专一性,利用氨基酸分析仪的设计原理,通过对氨基酸分析方法的改进,建立了使用氨基酸分析仪及其柱后自动衍生装置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分析方法,解决了离子色谱的钠离子干扰问题。申请号为201010530910.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捕集:采用剑桥滤片捕集主流烟气中粒相物的氨;b、样品前处理:将捕集烟气粒相物的剑桥滤片放入容器中,加入HCl震荡,然后分别取粒相物萃取液和气相吸收液混合于容器中,得到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制备液;c、氨的制备液经微膜过滤后,即可直接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分析,每个样品测定仅需要2min,即可测定出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释放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离子色谱测定卷烟烟气中氨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操作方便、检测灵敏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离子色谱测定卷烟烟气中氨含量的方法,应用剑桥滤片和吸收瓶捕集主流烟气中的氨,通过加入萃取液萃取剑桥滤片中的粒相物后,取适量的萃取液和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合并、定容,通过水相过滤器过滤后引入离子色谱仪进行测定;所述萃取液为含有强酸的醛溶液。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YC/T377—2010抽吸卷烟,用剑桥滤片捕集主流烟气总粒相物,以装有捕集溶液的吸收瓶收集气相部分的氨;抽吸4支卷烟捕集溶剂体积为20ml,抽吸20支卷烟捕集溶剂体积为50ml;
(2)抽吸完毕,用含有强酸的醛溶液萃取含有粒相物的剑桥滤片;
(3)准确移取5ml步骤(2)得到的萃取液和5ml步骤(1)得到的气相吸收液,合并后用醛溶液稀释定容,通过水相过滤器过滤,得到氨的待测液,然后用离子色谱分析;
离子色谱分析方法和条件如下:流动相:0.020mol/L甲基磺酸;流速:1.0mL/min;进样量:25μL;柱温:30℃;电导池温度:35℃;抑制器电流:59mA。
进一步地,所述醛溶液为甲醛、乙醛以及丙醛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液。
进一步地,所述的醛溶液的浓度为0.3mmol/L-9mmol/L。
进一步地,所述的强酸为盐酸或硫酸。
进一步地,所述的强酸浓度为5mmol/L-200mmol/L。
进一步地,所述萃取的时间为10-4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5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