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肌醇的长角豆提取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5223.0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1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夏涛;刘华奇;李玉灵;李琦;谢卫军;郭荣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金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02 | 分类号: | C12P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肌醇 长角豆 提取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肌醇的长角豆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长角豆,学名Ceratonia siliqua,长角豆科长角豆属。原产于地中海东部,目前在国内已由人工引种栽培。长角豆不但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成熟的长角豆可制成粉末用于食品工业,也可做为动物饲料和添加剂使用。由于长角豆中含天然的糖量,低热量,不含脂肪,专家建议心脏病和胃病患者可以食用长角豆。角豆糖浆中的含钙量是牛奶的3倍,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矿物质,对治疗感冒和咳嗽有良好的功效,还可软化乳房和祛痰,有助于肠胃正常工作。
国外有研究发现在角豆中富含肌醇类(INOSITOL)类分子,目前美国和西班牙已经有从角豆种提取肌醇类物质的机构,但国内还未见有从长角豆提取肌醇的方法和相关研究。
肌醇(inositol)又名环己六醇,分子式C6H12O6,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状粉末。肌醇共有9种同分异构体,其中D-手性-肌醇(D-chrio-inositol)与L-手性-肌醇(L-chrio-inositol)互为旋光异构体,其余7种均无旋光性。肌醇为新一代胰岛素受体促敏剂,能有效地促进胰岛素功能,降低血糖、血甘油三酯水平等。膳食补充手性肌醇对糖尿病可起到防和治的双重功效。
肌醇广泛存在于各种天然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组织中,通过最近20年的文献检索,发现在肌醇的9种同分异构体中,对于糖尿病有治疗作用的主要有2种,即D手性肌醇和中肌醇。肌醇直接参与磷脂酰肌醇的合成,磷脂酰肌醇中的肌醇环卜的羟基磷酸化产物可作为第二信使,参与细胞内多种信息的传递,并且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并发症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按照磷酸肌醇酯中的肌醇结构是D-手性-肌醇和中肌醇,分别称为IPG-P和IPG-A。大量数据证实,胰岛素抵抗可以直接导致尿液和组织中手性肌醇的缺乏,而给予手性肌醇则可以逆转这种效应。Fonteles等研究了D手性-肌醇对由链脲霉素引起的大鼠糖尿病的降糖效应。结果表明:当口服剂量为5mg/kg时,没有产生降低血糖的作用,而当剂量增加到15mg/kg时,则产生较明显的降糖效应,在120min时血糖浓度降低了21%。Ortmeyer等研究了患有胰岛素抵抗症的猕猴口服D-手性-肌醇后血糖浓度和血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似乎低于对照组,但统计学上没有差异。由此可以得出:D-手性-肌醇并不是通过提高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来降低血糖浓度的,而是有可能通过提高了胰岛素的敏感性来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目的。
国内外对肌醇生产方法主要是菲汀法、溶剂法、化学合成法、酶法水解等。目前肌醇的提取方法还不成熟,Kang等获得了从大豆中纯化肌醇的方法,并研究了肌醇对2型糖尿病人餐后血糖的影响。肌醇类物质在植物中大多以六磷酸肌醇形式存在,简单用溶剂法提取往往只能得到磷酸肌醇结合体,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有效的方式将这种结合体分离开来,进而纯化得到肌醇单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长角豆中提取肌醇类物质。
本发明所提供的肌醇类物质其制备方法是以长角豆为原料,经过提取、酶解、过柱、干燥而成。得到的长角豆提取物可以是肌醇类物质也可以是肌醇单体,其中肌醇类物质的重量比为40-60%。
具体的制备步骤为:
1)其中的提取方法及条件是在40-100℃温度下,用15-40倍重量的水或40-80%的乙醇或水溶液为溶媒提取长角豆,提取液离心,取清液,浓缩后得到含肌醇的提取液。
此外,本发明探讨了长角豆前处理方法可以是直接提取,也可干燥粉碎成粉末加提取剂提取。
2)上述提取完成后,提取液只是提取了长角豆中的可溶成分,而肌醇类物质往往是以磷酸肌醇的形式存在,或者与多糖类通过糖苷键连接起来,并没有释放出INOSITOL单体,本发明尝试了诸多方法发现用植酸酶酶解能有效地释放出提取液中INOSITOL单体,因此本发明所利用的酶解方法是将上述浓缩后的提取液溶解于pH3.5-6.5的乙酸缓冲液中,加入提取液2.5-4.0%的植酸酶,于30-60℃条件下酶解3h,得到酶解液。
3)为从上述酶解液中进一步纯化分离得到的肌醇,本发明还采用了柱层析方法,即将酶解液用NaOH溶液调节pH中性,经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精制后,浓缩,105℃干燥得到含肌醇重量比为40-60%长角豆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金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诺金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5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