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动轨迹规律分析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4796.1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0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迹 规律 分析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动追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眼动轨迹规律分析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眼动追踪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获取用户的视线轨迹,例如在浏览、操作特定界面等情景下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眼动追踪技术可通过对用户眼动轨迹的分析获取用户浏览、操作界面的规律,如关注点以及对页面中对象的关注顺序等,进而可根据用户的关注点及关注顺序调整界面布局。
目前,眼动追踪技术主要将界面人工划分为多个区域,并对每个区域进行编码,然后根据眼动轨迹所经过的兴趣区域所对应的编码,将每个眼动轨迹转换为字符序列。进而可通过Needleman-Wunsch(一种文本比对算法)等算法计算每两个轨迹的字符序列之间的相似度,并根据相似度对不同眼动轨迹的字符序列进行分析,从而获取眼动轨迹规律。但是。在此方法中,人工划分界面区域时受划分标准的影响较大,并且舍弃了眼动轨迹的形状信息,因此保真度较低,得到的眼动轨迹规律难以准确反映用户关注点以及关注顺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眼动轨迹规律分析方法,该方法更加清楚的反映了用户浏览页面的眼动轨迹规律,为软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页面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降低了人工分析的成本,提高了可靠性,使用户体验更佳。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眼动轨迹规律分析方法,包括:获取针对待测页面的Q个注视数据,其中,Q为大于1的正整数;根据所述Q个注视数据分别生成对应的Q个眼动轨迹;获取所述Q个眼动轨迹中每两个眼动轨迹之间的差异度;以及根据所述Q个眼动轨迹中所述每两个眼动轨迹之间的差异度对所述Q个眼动轨迹进行聚类以生成至少一个眼动轨迹类别,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眼动轨迹类别生成针对所述待测页面的至少一个眼动轨迹规律。
本发明实施例的眼动轨迹规律分析方法,通过获取注视数据并生成眼动轨迹,根据眼动轨迹之间的差异度进行聚类生成眼动轨迹类别,并进一步生成眼动轨迹规律,准确的反映了用户关注点以及关注顺序,更加清楚的反映了用户浏览页面的眼动轨迹规律,为软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页面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也能为更多开发者进行网站监控和优化提供支持。降低了人工分析的成本,提高了可靠性,使用户体验更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眼动轨迹规律分析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待测页面的Q个注视数据,其中,Q为大于1的正整数;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Q个注视数据分别生成对应的Q个眼动轨迹;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Q个眼动轨迹中每两个眼动轨迹之间的差异度;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Q个眼动轨迹中所述每两个眼动轨迹之间的差异度对所述Q个眼动轨迹进行聚类以生成至少一个眼动轨迹类别;第三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眼动轨迹类别生成针对所述待测页面的至少一个眼动轨迹规律。
本发明实施例的眼动轨迹规律分析装置,通过获取注视数据并生成眼动轨迹,根据眼动轨迹之间的差异度进行聚类生成眼动轨迹类别,并进一步生成眼动轨迹规律,准确的反映了用户关注点以及关注顺序,更加清楚的反映了用户浏览页面的眼动轨迹规律,为软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页面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也能为更多开发者进行网站监控和优化提供支持。降低了人工分析的成本,提高了可靠性,使用户体验更佳。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眼动轨迹规律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眼动轨迹规律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眼动轨迹规律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眼动轨迹规律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眼动轨迹规律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眼动轨迹规律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向量差矩阵中最优路径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户眼动轨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4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