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桨叶分离螺距微调式四叶螺旋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4258.2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2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举喜;易小冬;杨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H3/00 | 分类号: | B63H3/00;B63H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桨叶 分离 螺距 微调 式四叶 螺旋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舰船动力推进的四叶螺旋桨,尤其是一种桨叶分离式四叶螺旋桨。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综合全电力动力系统的船舶,其推进器通常采用传统的定距桨装置,但定距桨装置存在机桨匹配性、维修性差,且其不能够进行螺距角的调节,长期运行后船体阻力变化会造成桨效率降低,难以达到船舶航速和推进效率的要求等问题;若采用调距桨装置,可达到船舶动力系统航速和推进效率的要求,但由于综合全电力动力系统本身具备了类似调距桨装置的控制性能,因此若采用调距桨装置则多了一整套电液控制系统,很大程度降低了整套推进装置的可靠性,且调距部件重量大、设备造价高、利用率低、经济性较差。此外,大功率船舶的发展趋势促使螺旋桨向大型化发展。大型定距桨由于其桨叶和桨毂为一体化设计,制造比较困难,且重量大、体积大、操作和储运成本比较高,而大型调距桨也同样存在重量大、体积大、整套设备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对采用综合全电力动力系统的船舶和长期在某一固定螺距下运行的高附加值船舶而言,迫切需要一种具备桨叶分离、螺距可微调式结构的螺旋桨来解决上述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桨叶分离螺距微调式四叶螺旋桨,该螺旋桨允许在较小的范围内调整螺距,即螺距角调整范围为±2.5°;修正全速尾流船模试验水池的较小误差,或修正船舶污底后的船、机、桨匹配性能;降低推进器产品成本、提高动力系统经济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桨叶分离螺距微调式四叶螺旋桨,包括一个空心桨毂体,四个桨叶,紧固装置,空心桨毂体设有四个桨叶安装平台,每个桨叶通过若干组紧固装置连接在空心的桨毂体的桨叶安装平台上,且桨叶与桨叶旋转轴线之间有一桨叶螺距角,其特点是:每组紧固装置包括一个双头螺杆、安装在双头螺杆上的垫片、大螺母、若干个顶推螺栓,双头螺杆一端穿过桨叶安装平台上的通孔与桨叶后端上的圆形桨叶法兰中的螺纹孔连接,通孔为沿圆周方向的腰形通孔,双头螺杆的另一端穿出桨叶安装平台的内侧安装面后,用大螺母拧紧固定,大螺母与内侧安装面之间垫有垫片,大螺母上均布有轴向螺纹通孔,轴向螺纹通孔中旋入顶推螺栓,顶推螺栓从大螺母的螺纹通孔延伸至垫片,将垫片紧顶推至桨毂体内侧安装面上,拉伸双头螺杆,使桨叶与空心桨毂体紧固在一起。
桨叶通过双头螺杆在长腰形通孔内绕着桨叶旋转轴线转动调节桨叶螺距角的范围为±2.5°。
空心桨毂体通过其上的后安装面与桨轴后端的法兰配合连接,并用法兰螺栓固定连接。
每个桨叶包含叶片和用于安装的圆形桨叶法兰两部分,这两部分为一个铸造整体结构。
四个桨叶成十字形分布,每个桨叶通过十六个双头螺杆与空心桨毂体固定连接,十六个双头螺杆均匀分布在空心桨毂体的腰形通孔分布的节圆上。
大螺母配有八个轴向螺纹通孔,八个轴向螺纹通孔沿圆周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四叶螺旋桨具备桨叶分离、螺距可微调,该螺旋桨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调整螺距,即螺距角调整范围为±2.5°,并修正全速尾流船模试验水池的较小误差,或修正船舶污底后的船、机、桨匹配性能。
综合全电力动力系统船舶和长期在某一固定螺距下运行的高附加值船舶采用本发明的桨叶分离螺距微调式螺旋桨,可降低制造、装配和储运成本,提高船、机、桨匹配性能,提高船舶动力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总体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空心桨毂体和桨叶法兰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中沿A-A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中,1.桨毂体,1a.前安装面,1b.后安装面,1c.桨叶安装平台,1ca.桨叶安装平面上的内侧安装面,1cb.桨叶安装平台上的环形安装面,1cc.桨叶安装平台上的外侧安装面,2.桨叶,2a.叶片,2b. 圆形桨叶法兰,2ba. 圆形桨叶法兰上的凸台平面,2bb. 圆形桨叶法兰的底面,2bc. 圆形桨叶根法兰上的螺纹孔,3.紧固装置,3a.双头螺杆,3b.垫片,3c.大螺母,3d.顶推螺栓,4.法兰螺栓,5.端盖,6.桨轴,C.桨轴线,D.空心桨毂体上腰形通孔分布的节圆,L.桨叶旋转轴线,S.紧固装置的轴线,β.桨叶螺距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42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丝束与卷曲机自动对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钛合金真空热处理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