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渐进多焦点镜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62998.2 | 申请日: | 2013-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1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佰易视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C7/06 | 分类号: | G02C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兰淑铎 |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渐进 焦点 镜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渐进多焦点镜片。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戴眼镜者都是以单焦点镜片为主。单焦点镜片都是靠眼睛的睫状肌来调节眼睛和物体的距离,眼睛长时间或者频繁的用睫状肌调节,容易使眼睛处于疲劳状态,长期以往眼睛就会加深近视或者老花。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出现解决了靠眼睛调节的现象,它是靠镜片上不同的焦点来调节。渐进多焦点镜片是一种上方用于看远,下方用于看近,上下度数不同的镜片。从镜片上方固定的远用度数到镜片下方固定的近用度数不是突然改变的,而是在两者之间通过屈光力循序渐进变化而逐渐过渡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包括远用光区、过渡光区、近用光区和晃动区。从架置于人眼上的渐进多焦点镜片角度来看,远用光区位于镜片上部,近用光区位于镜片下部,远用光区和近用光区之间通过过渡光区过渡。远用光区、近用光区和过渡光区的弧形边界共同在渐进多焦点镜片中部围成一个区域,而在该区域朝向镜片边缘的两侧为晃动区。渐进多焦点镜片在视觉范围的各个距离都可获得清晰的视力,既满足了远用,又满足了近用以及中间各个距离的使用。渐进多焦点镜片解决了那些既有老光又有近视;既有远视又有老光的特殊人群的眼镜配戴,一副眼镜即可满足所有的需求。
传统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可分为软性设计和硬性设计两种。软性设计中远用光区到近用光区的过渡通道较长,一般为17mm、18mm,设计通道内的焦点较多光度变化较小,但是近用光区的有效使用范围很小,容易使人眼通过晃动区去看事物,从而造成图像扭曲。硬式设计中远用光区到近用光区的过渡通道较短,通道内焦点少,容易造成跳像现象,佩戴者的适应时间长。软式设计和硬式设计需要生产很多的模具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对佩戴者的验光和装配要求极高。
可见,现有的渐进多焦点镜片一方面,由于近光区的有效范围小造成人眼通过晃动区去看事物,从而使得图像扭曲;另一方面,由于镜片的过渡通道较短,通道内焦点少而容易产生跳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渐进多焦点镜片,以解决现有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存在的图像扭曲或跳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渐进多焦点镜片,所述动力渐进多焦点镜片包括:远用光区、近用光区、过渡光区和晃动区,其中,所述远用光区与所述近用光区之间为过渡光区,所述过渡光区的两侧为晃动区;所述动力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配镜十字位于所述动力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几何中心水平线的中垂线的所述远用光区侧,与所述几何中心水平线之间的距离为4毫米;所述远用光区的参考点位于所述几何中心水平线的中垂线上,与所述几何中心水平线之间的距离为8毫米;所述近用光区的参考点与所述几何中心水平线之间的距离为12毫米,正常佩戴时,所述近用光区的参考点偏向鼻梁方向与所述几何中心水平线的中垂线之间的距离为2.5毫米;所述过渡光区在0.50散光面型弧度间的长度为16毫米,所述过渡光区在0.50散光面型弧度间的平均宽度范围为4.2至12.5毫米,所述近用光区在0.50散光面型弧度间的最小宽度范围为5.6至13.1毫米,相对应的最大宽度范围为9.1至16.5毫米,所述动力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远区角度在0.50散光面型弧度间为176至184度。
优选地,当所述动力渐进多焦点镜片为平光且下加光为1.00屈光度时,所述过渡光区在0.50散光面型弧度间的平均宽度范围为9.5至12.5毫米,所述近用光区在0.50散光面型弧度间的最小宽度范围为11.8至13.1毫米,相对应的最大宽度范围为15.4至16.5毫米。
优选地,当所述渐进多焦点镜片为平光且下加光为2.00屈光度时,所述过渡光区在0.50散光面型弧度间的平均宽度范围为6至6.3毫米,所述近用光区在0.50散光面型弧度间的最小宽度范围为7.4至8.7毫米,相对应的最大宽度范围为10.8至11.8毫米。
优选地,当所述动力渐进多焦点镜片为平光且下加光为3.00屈光度时,所述过渡光区在0.50散光面型弧度间的平均宽度范围为4.2至4.3毫米,所述近用光区在0.50散光面型弧度间的最小宽度范围为5.6至6.9毫米,相对应的最大宽度范围为9.1至10.1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佰易视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未经丹阳佰易视光学眼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2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