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昼夜不对称跟踪增温控制综合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2359.6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8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万长建;江晓东;张富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G05D2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昼夜 不对称 跟踪 增温 控制 综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指的是昼夜不对称跟踪增温控制综合仪。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大气温度逐步升高,已对生态环境系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量化研究大气温度升高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已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要量化研究温度升高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就必须在土肥水种及其他田间管理相同的条件下,对作物生长季内对不同的试验区域,设置不同的增温条件,研究温度增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要使土肥水种及其他田间管理要素相同,这些相对容易做到,而至关重要的温度控制难度确较大,而且控制的幅度和精度是否符合试验设计要求直接关系到试验的成败。
目前,现有的各种温控器,使用的环境条件不一,最主要的就是只能设定一个上限和下限,与时间无关,即只要设定上下限它就是一个定数,要更改就必须重新设定,家用空调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另外,多数温控器使用具有针对性且不宜长期在野外露天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昼夜不对称跟踪增温控制综合仪。本发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昼夜不对称跟踪增温控制综合仪,包含温度采集端口、数据存储器、单片机、控制键盘、显示屏、固态继电器、陶瓷加热元件;所述温度采集端口、数据存储器、控制键盘、显示屏以及固态继电器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连接并控制陶瓷加热元件;所述温度采集端口包含N个温度控制组,每组有2个温度传感器,其中1个温度传感器作为踪传感器,另1个作为跟踪传感器;N为自然数;
每个温度控制组以踪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为基准温度值,每隔M分钟,根据基准温度值修改上限控制值和下限控制值;所述上限控制值等于基准温度值与设定的上限值之和,所述下限控制值等于上限控制值与设定的下限值之差;M为自然数;
如果跟踪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大于等于上限控制值,则停止加热;如果跟踪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小于等于下限温度控制值,则进行加热,从而实现温度控制。
所述设定的上限值取值范围为0到3.9摄氏度,所述设定的下限值取值范围为0到0.9摄氏度;将每天分为白天和夜晚两个时段,每个时段,所述每个温度控制组分别设置上限值和下限值。
所述N的值取为4。所述M的值取为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了昼夜不对称跟踪增温控制综合仪,所述综合仪根据温度踪传感器采集到的基准温度信息和控制温度的上下限值,定时修改上下限温度控制值,将跟踪传感器采集的温度现值与上下限温度控制值进行比较,达到上限温度控制值则停止加热,低于下限温度控制值则加热,从而实现温度控制。本发明综合仪能够自动进行温度跟踪控制,方便灵活,存储容量大,保存时间长,温度累积误差小;同时具有数据定时存储、显示、打印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硬件电路示意图。
图2是基准温度、上限值、下限值、控制值之间的关系图。
图3是本发明流程框图。
图4是跟踪控制示意图。
图5是温敏电阻与输出电压逻辑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出的昼夜不对称跟踪增温控制综合仪进行详细说明:
昼夜不对称跟踪增温控制综合仪由温度传感器、AD转换器、数据存储器、89S52单片机、控制键盘、显示屏、固态继电器、陶瓷加热元件等组成,硬件电路逻辑结构见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2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