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树脂纤维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1881.2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3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25D5/5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纤维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树脂纤维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电镀难度高,表面不导电,需要特别进行表面导电化处理,但处理难度大,均匀性差,严重影响了产品效果。现有工艺主要采用对复合材料进行一些特殊复杂的处理如喷涂导电液,钯液微蚀、化学沉积金属等方式让其具有导电性,工艺复杂且经过多步处理后不仅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影响,且电镀的金属层附着力还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且金属层附着力良好的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树脂纤维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下述技术手段予以解决:
一种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浸料与预固化:将片状吸波材料置于热固性树脂溶液中浸润,然后将浸润的片状吸波材料进行预固化形成片状吸波材料半固化片;
S2)导电浆料的制备:在热固性树脂溶液中加入1%~30%体积比的导电颗粒搅拌均匀制得导电浆料;
S3)半固化片叠层与导电浆料涂敷:将所述片状吸波材料半固化片叠层后,在需要电镀的部位涂敷所述导电浆料;
S4)固化:将步骤S3)所得产品进行固化,固化温度为80-250℃,固化压力为0.1-3Mpa,固化时间为1-12小时;
S5)电镀:将经步骤S4)固化后的产品置于电镀液中进行电镀。
优选地:
所述片状吸波材料为玻璃纤维布、芳纶纤维布、石英纤维布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S1)和步骤S2)中使用相同的热固性树脂溶液。
所述步骤S1)和S2)中的热固性树脂溶液为:环氧树脂胶液、氰酸酯树脂胶液、酚醛树脂胶液、双马来酸酐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液。
所述步骤S1)和S2)中的热固性树脂溶液中含有固化剂和/或促进剂。
所述导电颗粒为金属导电颗粒和/或石墨导电颗粒。
所述步骤S4)依次在80-100℃下固化1-3小时,在100-140℃下固化1-3小时,在140-160℃下固化0.5-2小时。
所述步骤S1)中预固化的温度为80-100℃,预固化时间为0.2-1小时,。
所述导电颗粒为银粉或铜粉。
一种树脂纤维复合材料,该树脂纤维复合材料是采用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值得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半固化的树脂纤维复合材料表面涂敷导电树脂后进行完全固化,使得树脂纤维复合材料表面需要电镀的部位具有导电能力,通过简单的工艺实现金属层的电镀,而且由于是采用在热固性树脂溶液中添加导电颗粒的方式形成表面导电层,因而该导电层与同样含有热固性树脂的树脂纤维复合材料以及电镀形成的金属层均具有非常强的附着力,电镀形成的金属层不易脱落。由于采用前述方法,本发明的树脂纤维复合材料表面的金属层不易脱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树脂纤维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浸料与预固化:将片状吸波材料置于热固性树脂溶液中浸润,然后将浸润的片状吸波材料进行预固化形成片状吸波材料半固化片,优选所述片状吸波材料优选为玻璃纤维布、芳纶纤维布、石英纤维布中的任意一种。本步骤的热固性树脂溶液优选采用环氧树脂胶液、氰酸酯树脂胶液、酚醛树脂胶液、双马来酸酐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液,在热固性树脂溶液中更有选添加适量的固化剂和/或促进剂。本步骤中预固化的温度优选为80-100℃,预固化时间优选为0.2-1小时。
S2)导电浆料的制备:在热固性树脂溶液中加入1%~30%体积比的导电颗粒搅拌均匀制得导电浆料。本步骤的热固性树脂溶液优选使用与步骤S1)中同样的热固性树脂溶液;导电颗粒优选选择金属导电颗粒和/或石墨导电颗粒,其中金属导电颗粒更优选采用金属银或金属铜。
S3)半固化片叠层与导电浆料涂敷:将所述片状吸波材料半固化片叠层后,在需要电镀的部位涂敷所述导电浆料。由于预浸料的纤维布经过半固化,通过常用的涂敷方式即能够实现准确、均匀的涂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1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直线边磨边机
- 下一篇:一种水下连接器密封面打磨工具